“不求您发财,只求您平安。”郑州市纪委让每位干部的家人写下一句话,贴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提醒大家莫辜负家人期望,远离腐败。这一举动昨日遭到了不少网民吐槽和媒体质疑:搞形式主义有啥意义?指望几条寄语预防腐败,很傻很天真。
对廉政教育形式创新的冷嘲热讽,这已不是第一次。此前诸如红段子、廉政宣誓、廉政灶、廉政账号等,都被习惯性地贴上形式主义标签。形式主义害人,但也不能把所有形式都等同于形式主义。假如这种形式很好,为什么要反对。难道预防和制止腐败只能是打打杀杀,而不能用教育来净化人心?
其实,形式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无处不在。挂平安符、贴春联是形式,公园“别踩疼小草”的牌子是形式,单位里的企业文化墙是形式,就连电视里的公益亲情广告也是形式。谁都知道挂平安符挂不来平安,公园挂牌子不见得能挡住踩草坪的脚,亲情广告未必能让所有人记得回家报恩。可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形式的追求,并不妨碍现实里为达目的所做的努力。反腐倡廉也是这个道理,既要靠堵,也离不开疏;既要打击,也别忘了提醒。
最近南京纪委就做了一件很“形式”的事,且颇受好评。官方微博不定期公布办案手记,让社会了解侦办贪腐分子的过程。靠手记是抓不到蛀虫的,可它却能营造反腐文化、警醒各级官员。教育的形式本身不是为了立竿见影,只要让人有触动便是效果。反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心再急也不会一蹴而就。形式与内容并不冲突,即使法制非常成熟的西方国家,至今仍在强调官员道德教育的形式。民众应该改变误解,多一些理性和理解,让有益的尝试吹起持久的清风。形式的教育抓不住坏人,却可以提醒一些人不做坏事,这已被生活屡屡验证。(何刚) 责任编辑:guanliyu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