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之声:010-57027127 投稿邮箱;zggyzs@126.com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人员查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法治教育

刑拘“涉谣初中生”带来的影响

时间:2013-09-23 16:34:21  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赵丽
导读: 杨某事件的走向,不光牵涉这个16岁少年的命运,也关系到权力的威信和法律的尊严。公权力对公民自由的限制,必须受到严格的约束,那种动辄挥舞大棒的做法,不但伤害当事人,也会给其他人带来恐慌。

    杨某事件的走向,不光牵涉这个16岁少年的命运,也关系到权力的威信和法律的尊严。公权力对公民自由的限制,必须受到严格的约束,那种动辄挥舞大棒的做法,不但伤害当事人,也会给其他人带来恐慌。

  17日,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6岁初三学生杨某被警方刑拘。此前,因为当地一名男子的非正常死亡,杨某在网络上发布了一些言论。20日,张家川县公安局称,杨某散播谣言、煽动群众游行,严重妨害了社会管理秩序,据此对其涉嫌寻衅滋事立案侦查。

  杨某被刑拘一事引发诸多质疑。不少公众认为,在关键性事实还存在疑问的情况下,警方便对尚未成年的杨某进行刑拘,有过度反应甚至是滥用公权之嫌。

  根据现有信息,在当地一男子非正常死亡后,杨某确实在网上发表了“凶手警察早知道了”、“看来必须得游行了”等言论。应当看到,杨某的言论中确实有一些失实的成分,但是,正如杨某家人和其辩护律师所指出的,相关信息是不是杨某“第一手”制作,其行为与群众聚集是否有直接因果关系,是否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后果,尚有进一步查证的必要。

  刑事拘留是一种剥夺公民自由的强制措施,只能在确有必要时采用。当地警方对于制造、传播谣言的行为保持高度重视可以理解,但当下关键事实存在争议,当事人杨某又系未成年人,心智并未完全成熟,张家川警方对其采取刑拘,不但难称得上有理有据,也体现不出国家强制力面对公民时应有的理性、节制。看到杨某家人的眼泪和愁容,实在是让人忧心:如果此事本不应按刑事案件追究,谁又能弥补这个16岁孩子心理受到的伤害呢?即便杨某行为有不当乃至违法之处,警方办案时是否可以考虑一下他的年龄和成长环境,采取更加人性化的处理方式?毕竟,对一个“说错话”的少年,给予他改正的机会,比起刑罚伺候,更符合“治病救人”的目的。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不少网友批评当地处置有失妥当。而随着此事的发酵,张家川县颇为气派的政府大楼、该县公安局长白勇强为获关照曾向上级送5万元等也被网友挖了出来。当然,这些信息与杨某事件无关,但值得注意的是,网友之所以对当地政府和官员“挑刺”,也含有对当地官员“宽以待己,严以律人”作风的不满。

  杨某事件的走向,不光牵涉这个16岁少年的命运,也关系到权力的威信和法律的尊严。公权力对公民自由的限制,必须受到严格的约束,那种动辄挥舞大棒的做法,不但伤害当事人,也会给其他人带来恐慌。如今,当地已决定撤销刑事案件,对杨某行政拘留7日,但“让步”就能代表事情的终结吗?谁来帮少年清除这段不堪回首的记忆,谁又能为当初的刑拘决定负责呢?(赵丽)

责任编辑:guanliyuan3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