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之声:010-57027127 投稿邮箱;zggyzs@126.com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人员查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益教育

重庆大学教师的绿春“扶贫记”

时间:2017-10-25 13:48:30  来源:光明网  作者:
导读:一个行李箱和一封党组织介绍信,这是重庆大学机械学院老师张翔第一次到绿春时携带的所有东西。两年边疆扶贫的经历让他感触颇深,“也许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重庆大学教师的绿春“扶贫记”

  图为张翔在牛洪村帮助村民劳动。 钟欣 摄

  中新网重庆10月24日电 (韩璐赵深艳)一个行李箱和一封党组织介绍信,这是重庆大学机械学院老师张翔第一次到绿春时携带的所有东西。两年边疆扶贫的经历让他感触颇深,“也许这就是信仰的力量。”他笑着说。

  绿春县是云南南部边疆的一个小县城。在这里,一条街道就是一座县城。这里还是全国唯一一个没有红绿灯没有十字路口的县城。2013年,重庆大学与绿春县签订定点帮扶协议,从人才、教育、技术等多方面对绿春进行重点帮扶,连续四年派领导干部到绿春挂职副县长。2015年8月1日,张翔踏上了前往绿春的征程。他是重庆大学首任驻村第一书记,在绿春县牛洪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去之前就有人提醒我,绿春地势险峻,自然灾害多发,经济发展也不好。工作的环境虽然艰苦,但慢慢也就习惯了。”张翔初到绿春时,在生活、饮食以及语言沟通方面都遇到一些困难。因为地处大山深处,挂职期间除了处理公事,张翔只回过三次家。

  张翔挂任绿春县牛洪村第一书记期间,最重要的工作是精准扶贫和电商发展。所谓“精准扶贫”,贵在精准,成败也在精准。“我们不能够再像以前那样散弹枪打麻雀,必须精准到户,帮扶到人,从以前的输血式扶贫,到现在的帮助贫困户提高造血功能。”张翔告诉中新网记者。

  在研究牛洪村的致贫原因时,张翔发现,村民们辛苦劳作,养殖的鸡蛋和种出的茶叶、八角、石斛等农产品都是被一些外地商人收走的,如果外地商人不来收,就会滞销。

  针对这种情况,张翔想到了“互联网+”战略。“如果通过发展电子商务,是不是就可以把我们的农产品卖出去了呢?村民们不是就可以获得更多的收入了吗?”他的想法很快得到了牛洪村村支书赞同。由于不是电商专家,所以一开始他并没有绝对的把握。

  图为张翔在牛洪村村民家中调研。 钟欣 摄

  在后续工作中,张翔一方面自学电商基础知识,另一方面,他邀请了重庆大学经管学院电子商务专家邵兵家教授和软件学院的符云清教授到村里来调研,并积极联系县工信局,一同建立了重庆大学青年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博士志愿者到村里开展电商创业培训,积极动员村民向“互联网+农业”转型。

  2016年7月,重庆大学“阳光行动”专家服务团走进云南省绿春县开展科技支持、精准扶贫活动。专家团利用重庆大学的软件开发技术、互联网应用技术帮助绿春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利用现代农业包装技术、创新药物研发技术帮助绿春提升农产品质量,全方位立体化地帮助绿春建立三级县域电商服务平台。

  从帮扶计划开始以来,重庆大学派驻专家完善绿春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城市规划、通过网络教育免费为绿春县培养党政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从教育、科技、支教等方面对绿春进行了多方位的帮扶。

  2017年暑假,重庆大学“炬心筑梦”之爱上源产地——“生态绿春”社会实践团走进绿春。重庆大学将继续巩固每年常驻绿春的扶贫力量,即每年六位学生和两位老师,期间也有学生力量陆陆续续输入。重庆大学机械学院也拟定了对口帮扶牛洪村的五年帮扶计划,张翔鼓励毕业生们到绿春来参加扶贫工作,跟随他的脚步,继续把这份责任担当起来,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

责任编辑:guanliyuan1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