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的“袖珍”学校 只有一位老师带着一个学生
从20岁踏入村办小学开始,白银市靖远县若笠乡牛庄村田咀社的田世冠就把自己的心与家乡的教育紧密地连在了一起。“我在田咀小学从教21年了。12年前,我唯一的一名同事也退休了。现在学校里只剩下我一名老师和一名学生。随着山区移民工程的实施,想必过不了几年这里也就没学生了吧。”田老师有些感慨道。
田老师和学生升国旗
1
田世冠12年的孤独坚守
冬日的寒风凛冽,按照惯例,田世冠老师早早地就把教室转移到了自己的宿舍里,然后架上火红的炭炉,再给学校里唯一的学生马萱上课。
马萱是一名6岁的女孩,来自田咀社的一个单亲家庭,目前还在学前班。由于父亲在外打工,平时都靠爷爷奶奶照料。11月20日早上8点,田老师像往常一样提前来到宿舍架燃炉火,搞完卫生,然后静待马萱的到来。尽管只有两人,但每周的星期一,田老师仍然会怀着激动的心情和马萱一起升国旗。然后,领着学生跑步、做操、上课……
“我们这里地处黄土高原,山大沟深,气候干燥,十年九旱,农民贫穷落后,所以村民都纷纷踏上了异地搬迁的行列。还没有搬迁的年轻人也多在外打工,孩子们也就跟着转学了,以致学生越来越少,直到2015年学校就剩一个学生了。”回想起21年前校园里至少有五六十名学生的热闹场景,田老师的神态里多少流露出些许落寞与无奈。
1996年,由于当时没有公办教师愿意来村里教书,在村领导的动员下,中学毕业的田世冠放弃了自己的学业,做了田咀小学的一名代课教师。深知教书育人的重要性和自身文化知识的有限,他开始一边教学,一边自学,终于在2010年通过了县上代课教师的转正考试,如愿成为了一名公办教师。2016年,他又自考取得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专文凭。明年,他的自考本科文凭也将到手。
给学生辅导功课
2
做学生的同学和玩伴
牛庄村田咀社有42户300多人口,但附近的教学点只有田咀小学一个。学生上到三年级后,就会转到乡中心小学等地就读。不仅距离远,而且还需要家人陪护。
“现在田咀社适龄儿童只有马萱一个。没有了玩伴,不适宜孩子性格的培养;没有了竞争,孩子就缺乏学习的动力。咋教?咋玩?”这一系列问题摆在了田老师的眼前。没有同学,田老师就把自己当作学生的学习伙伴,进行互动学习;没有玩伴,他就充当孩子的游戏伙伴,打乒乓球、羽毛球等。他还因陋就简,就地取材,教孩子自制沙包、跳绳、纸飞机等。田老师指着正在跳绳的马萱说,“她现在手里跳的那个草绳还是夏天时我用青草编的呢。”
充当孩子的游戏伙伴
除了知识教学外,田老师也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他说,首先要尊重学生,贴近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并以此来激励、鼓励,让学生善于提问,敢与老师对话交流,分享知识和心得。
21年的乡村教学,12年的孤独坚守,让田老师的内心多了一些淡然,更有一份自然成长的坚持。“这些年随着农村留守儿童减少,许多教学点撤并整合,能留下来教孩子的老师越来越少,而仅存下来的教学点也成了极少留守儿童上学唯一的选择。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我不能让这些孩子们失望。或许有一天,这里没有学生了,也没有了教学点,我想我还会在新的农村小学继续任教,因为想让农村脱贫,基础还在孩子,还在教育。”仰望着校园里旗杆上飘扬的国旗,田老师坚定地说。
责任编辑:guanliyuan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