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清华大学率先“破冰”EMBA课程改革,发布了由“天”、“地”、“人”、“通”四大模块构成的“全新EMBA课程体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接受了新华网的专访,对当代的企业家精神做了解读。他表示,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行,现在的“企业家精神”的力度和能量都比过去要大。以下为采访内容: 新华网:我们知道,商业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家精神”的推动,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的“企业家精神”的内涵也不断发生演变,首先,想请您谈一谈对“企业家精神”的理解? 钱颖一: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是没有“企业家精神”的,因为那时候的企业并不是独立自主的。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企的自主性不断提高,民营企业特别是创业企业的迅速崛起,中国的“企业家精神”又重新得以焕发,这也是我国“企业家精神”经历的一个历史过程。 在经济学上,最先提出“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概念的经济学家是熊彼得(J.A.Joseph Alois Schumpeter),他在上个世纪写过很多著名的论著,说明在市场经济中,最大的活力和最大的效率来源不仅仅是现有资源的合理配置,更重要的是“创造性毁灭”,也就是通过创新,通过“企业家精神”,来创造新的产品、发现新的生产方式。他认为,这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市场经济的根本优势。 至于“企业家精神”的含义,我认为,实际上就是用一种过去没有做过的生产过程,或是发明过去没有见过的产品,来推动生产效益的提高。当然,我这里说的“产品”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其中也包括组织形式的创新,包括新的行业的创造等等,试图尝试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的活动,我们都把他叫做是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新活动。回想我们国家经济改革和发展历程,确实深深的体会到,推动经济的发展需要“企业家精神”。 新华网:在您看来,相比于过去,当代的“企业家精神”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钱颖一:当代和过去相比,有两个特点。一是技术的变化,非常迅速。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出现之后,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更广泛;第二是全球化,一个新的想法,很快就会被传递到另一个地方,给那里的企业家很大启发,不断促进新想法的不断再造。这两个特点加在一起,就使得现在的“企业家精神”的力度和能量都比过去要大。 我记得20年前,清华商学院中的学生还很少将创业作为今后的一个选择,绝大多数人还是希望去一个比较大的公司谋一份职业。因为在过去如果你去创业,大家可能会认为你是找不到工作。而现在的情况变得很不一样,大家对创业的认同,对“企业家精神”的认同都是前所未有的,通过创业致富在社会上受到尊重、受到羡慕,这种观念也经历了巨大变化。 责任编辑:xinb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