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城里还未开发的荒地上,有一群人,在荒地上种下蔬菜,并以此赚钱养家。他们大多来自农村,背井离乡,在荒地旁搭一个简易帐篷,就是他们的家。 背井离乡,从来都是一个沉重而无奈的词语,在拓荒者眼中,他们的家就是荒地,荒地即家。 北部新区天宫殿街道双碑村21队,秦庭豪夫妇在荒地种菜维持生计。王海 摄 种菜卖菜一条龙 地点:北部新区双碑村 罗前文是双碑村的拓荒者之一,他在这里种菜已经近5年。他原本是渝北区大湾镇大湾村人,听说双碑村有荒地,就举家来到这里以种菜为生。菜地边有简易帐篷,平时吃住都在这里。 他们老两口负责种菜,女儿和女婿负责在盘溪观农贸市场卖菜,每个月能赚到近2000元钱。这比在老家的生活强多了。 昨日下午,他拿着刚从地里拔出的小白菜,在水池里清洗。他现在最为担忧的就是,这块地被人开发。一旦这块地被开发,他们只能说搬就搬,毕竟,种菜的地方不是自己家的,而下一个种菜的地方他们还没有找到。 挖块荒地种菜 一年能赚万余元 地点:北部新区天宫殿街道双碑村21队 昨日,天气晴朗,秦庭豪站在双碑村21队的菜地里,民心佳园小区就在1公里开外,若隐若现。他从菜地里拔出一棵棵小白菜,用绳子捆起来,放入一旁的篮子里,穿着雨靴,衣服上还有水渍。 秦庭豪是丰都县十直镇新屋村的居民,今年53岁。他2009年来到这片近2亩的土地上,洒下了心血。 本来在老家,秦庭豪有自己的土地,在上面种上一些粮食,如小麦、水稻等农作物。但是,种出来的粮食不论是在镇上还是丰都县城,根本卖不出去,一年忙到头,收入才2000元左右。 为了生计,为了孩子,他不得不背井离乡,寻找新的出路。2000年,他在成都武侯区找到一块荒地,在那里,他种的粮食能够全部卖出去,价钱也很合理。 后来,那块荒地被用来搞开发,他被迫离开成都,回到丰都老家。直到2009年,他经人介绍,在北部新区天宫殿街道双碑村21队重新找到了现在的近2亩的土地,再次成了城市的拓荒者。 双碑村地处东环立交旁,距龙头寺约6公里。双碑村早在2006年就已经拆迁完毕,留下一些断壁残垣。如今的双碑村荒无人烟,只有和秦庭豪一样的拓荒者将这里当作天堂。 他在这里种的菜,能够直接拉到观音桥去批发,既方便又节约了运费,并且赚来的钱是老家的5倍。“现在1年还是搞得到万把块钱。”秦庭豪算了一笔账。 他们生意最好的时候是夏季,秦庭豪告诉记者,夏季藤藤菜的市场非常好,经常供不应求。不但藤藤菜卖得好,价钱也比较高,这样赚的钱自然多一些,他们的收入就高一些。 到了冬季,他们就只能种很便宜的小白菜,只够生活费。 距离菜地不远处,就是他们的简易帐篷,几根木棍,几块帆布搭起来,就成了他们的家。 秦庭豪无奈的说道:“如果这里也搞开发了,我们就只有两条路。要么回老家,要么重新找一块地种菜,不然,怎么生活?” 打工兼职种菜,菜钱省了还赚外快 地点:南岸区铜元局大田坝街附近 长江边上的南滨路上,车辆川流不息,铜元局381车站附近的一段围墙背后,是一片荒地。丰都人秦宗英刚刚给菜地里的小白菜施完肥,提着水桶,正准备离开。 她马上还要赶到中央半岛温泉上班,时间有点来不及了。她在这块荒地上种了6年多时间的菜,每天上班前来看下自己的菜地,这已经成了她的习惯。为了照顾菜地更加方便,她将房子租在381调度室附近。 她的主要工作是在中央半岛温泉打扫清洁,种菜只是她的兼职,做清洁每个月1000元左右的工资,显得有点捉襟见肘。她发现这块荒地后,由于工资有限,再加上城里的菜价太高,买菜太贵,她无法接受也无法负担,就利用下班时间,在这里种了近一亩的蔬菜。 她在老家丰都县十直镇的时候就以务农为生,种菜对她来说,只是重操旧业。种出来的蔬菜,除了供应自己吃之外,她还将剩下的蔬菜拿到附近的菜市场出售。 一年下来,卖菜的收益能有六七千元,加上一年的工资,一年的收入就接近20000元。这比在老家务农强多了,不算上工资,即使只是兼职种菜赚的钱,也比在老家种菜一年赚的钱多。 “就是人辛苦点,一天24小时,上班8小时,种菜8小时,休息8小时。”秦宗英笑着说道,额头上的皱纹越来越深。不过,她听说这片荒地早就已经被圈了,但是,直到现在为止都没有人来这里开发。 秦宗英不无担忧的说道:“如果有人来开发,我的菜地就只能推了噻。如果能找到其他地方种,当然更好。但是城头本来都不好找菜地,基本上这里被推了就种不成了,一年就少了几千块钱。”(记者 廖怡飞) 责任编辑:xinb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