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之声:010-57027127 投稿邮箱;zggyzs@126.com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人员查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与法

广州一流浪汉坚拒救助

时间:2013-10-25 09:30:01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谭秋明 申卉
导读:昨日凌晨,一条 “救助命垂一线流浪汉”的微博在网络上引起关注和多次转发,广州市救助站和荔湾区流动救助服务小分队立即出动,在人民路高架桥下找到这名流浪汉。然而,苦劝3小时,流浪汉却坚拒救助。

 11.jpg

  “流浪叔”拒绝接受救助站的援助

    人民路“流浪叔”坚持流浪

  热心市民微博求助、救助站人员苦劝三小时……

  昨日凌晨,一条 “救助命垂一线流浪汉”的微博在网络上引起关注和多次转发,广州市救助站和荔湾区流动救助服务小分队立即出动,在人民路高架桥下找到这名流浪汉。然而,苦劝3小时,流浪汉却坚拒救助。流动救助队工作人员无奈地表示,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出动10次有7次空手而归,原因是流浪汉认为进救助站妨碍生计。

  目击

  微博报料:“命垂一线”

  现场检查:一切都正常

  有网友昨日凌晨4时发布微博称,人民路高架桥下、白宫酒店对面桥墩底有名流浪者“被车撞倒,至今已经10多天,命垂一线”。留意到该微博后,广州市救助站和荔湾区流动救助服务小分队立即出动,沿人民路高架桥一路寻找,终于在昨日早上8时45分左右,于网友所说的地址发现了这名流浪汉。经120医生现场检查,流浪汉身体、精神一切正常。

  流浪者说自己叫韦士带,是广西横县人,今年51岁。他看上去头发蓬乱,无精打采,左手关节和膝盖都被肿块撑得变了形,一直蜷缩在被子里,身上并无其他伤痕。

  对于工作人员希望将他带回救助站,他显得十分抗拒,一旦工作人员问得太多,他就开始“发脾气”,把工作人员送来的棉被、秋衣和食物统统推倒。

  韦士带说,自己1986年到广州打工,早期帮人装卸货物,10年前患上类风湿关节炎,被“赤脚医生”误诊,丧失了劳动能力。从此他沦落街头,在人民南、上下九附近以捡垃圾为生,但现在因手脚疼痛、行走困难,只能靠乞讨生活,每天讨到几元钱。

  附近的流浪者见他可怜,他想要什么就给他买什么,但韦士带多数时候只要烟和酒。常去看望他的义工告诉记者,韦士带有很重的厌世情绪,脾气很坏,每天靠烟酒麻醉自己,喝醉了才能睡着。

  当救助队提出带他去看病,韦士带摆摆手,气恼地说:“我不信,这就是我的家,我为什么要走?”

  “因为进救助站是自愿原则,如果流浪者不愿意,我们只能买些吃的、用的给他。”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员梁利民说。他解释,如果韦士带被带回救助站后,若确诊为慢性疾病,他们会将其带回户籍所在地就医。但像韦士带这样的外来流浪者,多数不愿回家乡。

  在僵持三小时后,直到11时20分,工作人员依然劝说无果,只好离开。

  困境:

  救助10次有7次空车而回

  荔湾流动救助队一位姓张的工作人员说,每次接到群众提供线索,他们都会立即出动,但10次中有7次都是空车而归。

  她说,除非是迷路的残疾人、走失的老人,大部分流浪汉都不愿跟他们回救助站。市区分站流动救助队的梁利民也表示,在水荫路的救助站能容纳300人,现在住了100人不到。

  人民路是不少流浪汉的聚集地。记者调查发现,流浪汉平时多以收废品、捡垃圾和乞讨为生。大部分能够维持自己的生计,一位流浪者坦承:“一边乞讨一边捡破烂,每日也有一百多元。”

  接受采访时,他们大多表示:与其待在救助站,不如在市区找个有瓦遮头的地方,“应付一晚上就算了,这样不影响早上挣钱”。

  破局:

  拟推流浪人员职业培训

  “我们正在考虑在流浪人员中开展职业培训。”市区分站负责人表示,广州的流浪者中确实有一小部分是到穗揾工无着的青壮年,如果对他们开展职业培训,将有助他们脱离流浪汉行列,走上美好的人生路途。“这些有揾工需求却揾不到工的年轻人,最大的问题在于文化程度低,没有技能。”这位负责人称,欲与社会力量合作,为年轻流浪者提供职业技能。

  事实上,广州市救助管理站(儿保中心)在为流浪者开展职业培训及推荐就业方面,已经获得了初步成功。该站已成功推介5名大龄流浪儿接受职业培训并走上工作岗位。“我们做这样的探索(职业培训及推荐就业),期望达到救助一阵子改变一辈子。”

  儿保中心负责人称,除了病情危重或患有精神病的流浪者,救助机构都应为其重返社会创造机会。(记者 谭秋明 申卉)

责任编辑:guanliyuan3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

扫二维码关注法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