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之声讯 据新华网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当年这首红遍大江南北的《常回家看看》唱出了很多人的心声,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繁重的生活压力、紧张的生活节奏又能让多少孩子常回家看看呢?
中国自古以来以孝道为先,子女看望老人,本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随着社会节奏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得不远离家乡外出打工,身边没有子女陪伴的空巢老人现象也就逐渐显现出来,病死、饿死甚至于老死在家中的案例举不胜举,让孩子经常回家看看甚至成了老年人的一种奢望。
强制问候能否改善老人精神需求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加快,目前中国人口已经进入老年型,预计到204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将会增加到7400多万人。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发展老龄事业的工作格局。老年人的生活待遇在逐渐提高,但是过度孤单、空虚生活也带来了一定的社会负担,子女常年在外,身边没有人陪着说话聊天,甚至有病儿女都无法前来照顾,一方面的确反映出老年人对于精神生活的渴望,但是儿女们如若长期陪伴在父母身边,失去了到大城市闯荡生存的机会,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父母对于儿女前程的损毁,既能在家照顾父母,又能赚钱养家的鱼与熊掌兼得的局面只有少数家庭才能实现。
2017年2月6日,重庆市政府法制办公开发布了“关于征求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修订草案)意见”的公告。在该文件中,明确规定子女对于父母有“精神慰藉”的义务,并具体描述了若干种实施情景。其中,“应当经常看望或者以电话、网络、书信等方式问候老年人”的表述,引发了舆论关注。
如果孩子心中有老人,无论多忙都会抽空给家里打个电话,如果孩子心中有老人,无论多远都会回家看看,如果孩子已经忙于自己的工作生活,把父母抛在脑后,即使强制性立法规定,父母能听到自己孩子发自内心的问候和物质上给予的帮助吗?
《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1996年8月29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通过,现行版本是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正,其中即提出看望问候老年人。
拟利用立法方式强制子女问候老年人,让老年人的权益得到了保障,但年轻人的无奈又有多少方式可以弥补?
道德倡导是否实现美德用心传扬
地方立法要求“常回家看看”,重庆此举引发舆论争议。文件是否具有强制性,社会意见是否被全部采纳,即便立法后效果如何还尚未可知。
呼吁子女关怀父母,在立法领域提出道德层面的倡导,虽不具有强制性,但很多子女在成家立业后,抛弃父母不赡养的案例也不在少数,但相信大多数孩子如果在条件允许范围内还是会主动关心父母的,以立法方式强制孩子打电话问候父母,是让孩子在道德上绑上了精神的枷锁,也让中华民族的孝道美德打上了问号。
北京泽永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常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地方以立法的形式予以倡导,作为公民行为的基本要求,客观上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子女和老人之间的关系,属于家庭内部问题,有关部门和司法机关在处理时宜采取劝导、调解等和缓的方式,而非简单以条文形式固定,更不应该直接对日常生活场景进行描述。
北京圣运律师事务所王优银律师则称,“过于细化很难行得通。”爱的表达方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现,对打电话通书信等具体情形进行规定,在法律上很难举证。
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的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肖金明曾表示,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无论家庭道德、社会道德还是伦理道德的作用力都出现下降。
《慈善公益报》记者还注意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七十二条规定,老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其代理人有权要求有关部门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个条款的争议性在于老年人可以直接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子女履行法定义务。但接到起诉的孩子们真的收到法院败诉判决后再关心父母,结局又该如何,可以想象也许有的孩子会由此悔过,真心照顾父母,但也许还会存在因此怨恨父母不相往来的现象出现。
维护立法的尊严,让更多的人体会到创造良好社会风俗的善意是立法的本意所在,正如歌词中唱的“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爸爸张罗了一桌好饭”“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总操心只图个平平安安”那样,父母们在期待着自己的孩子,常回家看看。 责任编辑:guanliyuan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