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之声讯 据新华网 在中国的内蒙古高原上,在“黄与绿”的交锋中,万里黄沙正被绿色逐渐“合围”。
站在库布其沙漠外围,记者看到,蜿蜒上百公里的“锁边林”正将沙漠牢牢“锁住”,乔木灌草的绿色生态正将沙漠“逼退”,中国的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正逐渐缩小。
鄂尔多斯市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境内北有库布其沙漠,南有毛乌素沙地,年均降水量仅为150毫米至350毫米,是中国沙漠化和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为治理沙漠,鄂尔多斯进行了多方尝试。
“‘锁边’治理模式,就是在库布其沙漠南缘和北缘条件较好的立地营造乔、灌、草结合的锁边林带,防止沙漠南侵北扩。”中国鄂尔多斯达拉特旗林业局局长刘锦旺向中新社记者表示,截至目前,达拉特旗共在库布其沙漠营造了东西长约100公里、南北平均宽度约3.5公里的锁边林,成为防止沙漠扩散的坚实屏障。
从1949年到1980年的31年间,库布其沙漠向北部的农牧区移动了1.5公里,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农牧业生产,然而,经过近几十年的治理,“沙进人退”的景象变成了“人进沙退”。
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霍洛林场职工贾道尔吉已经在林场工作了近40年,他亲眼目睹了沙漠的变化,“以前一年里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扬沙,风沙大的时候近在咫尺都看不见人,现在好了,每年只会发生几次沙尘暴。”
近几十年来,鄂尔多斯市林业部门在积极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同时,出台了“谁经营、谁受益、长期不变、允许继承”的政策,积极引导个人和企业参与治沙绿化。
乌审旗嘎鲁图镇牧民苏栓海告诉记者,30年前他家一直靠放牧为生,1983年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苏栓海卖掉了羊,投资1万多元(人民币,下同),承包了2000多亩地开始种植杨树。“当时风沙越来越严重,沙漠吞噬了草原,放牧已经无法为继。”苏栓海说,政府鼓励虽然是一个推动因素,但促使他转行种植林木的最大动力是为了改善赖以生存的环境。如今,家园生态逐渐恢复,苏栓海又能再养一些牛羊,加上林业补助金,全家年收入超过7万元。
随着生态逐渐恢复,库布其沙漠周边一些地区已呈现“荒漠变良田”的景象。记者看到,在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的无定河镇,曾经的荒漠和干涸的河流上已经种植起一片片广阔无垠的绿色田地,鸟鸣虫戏,蛙声阵阵,流水潺潺,俨然一片“塞上小江南”。
2012年以来,无定河镇针对资源空置、乡村空巢、产业空心的现状,采用“村集体组织+企业+农牧民”的发展模式,大力推进田园综合体试点,目前已经建立起漠中稻田园、沙地葡萄园、河谷水产园、乡果主题园、七彩花卉园、生态养殖园等八个园区。随着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预计到2018年,无定河镇将会为当地农牧民创造2000个就业岗位。
据了解,中国对库布其沙漠治理的29年来,控制荒漠化面积达到1.1万平方公里,占沙漠总面积的1/3,使沙尘天气减少了95%,沙漠中生长和呈现出5000多平方公里的绿洲。
鄂尔多斯市对库布其沙漠的治理是中国近年来荒漠化治理的一个缩影,日前,中国因扭转了荒漠化趋势,荣获由世界未来委员会(WFC)与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颁发的2017年“未来政策奖”,以此向世界推广中国的治沙模式。(记者 陈溯) 责任编辑:guanliyuan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