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之声:010-57027127 投稿邮箱;zggyzs@126.com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人员查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俗文化

他从鼓山走来 ----品读刘凤臣其人与《艺途留痕》其书

时间:2018-06-06 11:23:48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
导读: 大山苍苍,野岭莽莽。如巨鼓一般的山体,雄浑而又厚重;裸露的峥嵘巨石,原始而又苍凉;粗野的荒山秃岭,蕴涵着无限的张力和倔强。这座至今没人去开发,从而未被

           大山苍苍,野岭莽莽。

如巨鼓一般的山体,雄浑而又厚重;裸露的峥嵘巨石,原始而又苍凉;粗野的荒山秃岭,蕴涵着无限的张力和倔强。这座至今没人去开发,从而未被人为扰动的原生态的大山,就是位于邯郸西南部的鼓山。

环境造就人。生活在这里的山民们,被这座大山赋予了大山一样的秉性和特质。就在这鼓山脚下,有个刘岗西村,当年从这里走出去的一个挟裹着大山基因的农家子弟,如今已成为一位颇有成就的艺术家。

《艺途留痕》,一本装帧精美、内容丰富、简洁大气的“大红袍”著作,就是从鼓山走出的这位艺术家——刘凤臣先生近日给予社会的最新奉献。这是刘凤臣先生前半生书法、装裱和诗文创作的系统展示,也是他几十年心血的总结和概括。

农家子弟,地道山民。这在有人感到难于启齿的“卑微”的出身,他却常常以此为荣。他自号鼓山醉翁,作品每每以此落款,网名也以此命名。

他生于斯,长于斯,身上流淌着鼓山的血脉,有着山里人的秉性和生命意兴。家乡的鼓山成了他的符号,鼓山的特质成了他的标识和象征,这是他生命的源泉,是他前行的动力。

微信图片_20180606104434.jpg

贾宝书供图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郑燮的这句诗,似乎时空穿越,就是在写他。

凤臣小时候在村里,得到了一位老师的书法启蒙,开始喜欢上了写字,从此再也没有放下手中的笔,无论环境发生多大的变化。他少年时跟本家兄长刘登云学,后来考上了师范学校,学习的领域更加宽阔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被调到邯郸市邯山区政协工作,更是如鱼得水,结识了众多书画名家,使他与书画有了更深的缘分。

邯山区书法家协会甫一成立,他就众望所归地被大家推举为协会主席和邯山政协书画院院长。这也促使他更加勤奋、更加刻苦的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不懈地攀登。以致在天命之年又到著名书法家齐作声先生门下专攻行草,对历代名家特别是晋唐时期的经典作品进行系统的研习。而今他已近耳顺之年,在书法艺术的追求上迈出了更为坚实与急迫的步伐。

这就是他,像鼓山峰峦岩石一样坚韧,像鼓山的崖柏苍松一样执著,心中一旦有了目标,就以一生的精力去心慕手追,真可谓孔夫子所言“生无所息”啊!

“功不唐捐”,他最喜欢书写的这句话,在他自己身上得到了印证和回馈。不懈的努力,使他的书法作品和艺术活动受到了各界的关注,《中国书画报》、河北省及邯郸市新闻媒体多次进行报道。中国书画鉴赏大家、北京故宫博物院著名书法家金运昌先生先后两次为他的书法作品集题词,并评价他的书法达到“气脉畅达,开阖各异,功力非凡”的境地。我国当代著名山水画家、太行画派的引领者、天津美院资深教授、清华大学吕云所山水画研修班导师——吕云所先生生前也多次对他的书法以高度赞赏,还发表过专为他写的文章。刘凤臣先生的作品被联合国、新华通讯社、中日甲午战争博物馆等单位和众多的个人所收藏。他还被新华通讯社书画院聘为书法家,被海军某部聘为客座教授。他较早地成为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邯郸市书法家协会理事,长期担任邯郸市邯山区书画协会主席、李守诚书法艺术研究院院长、民盟邯郸市委美术院顾问等。在这一系列任职期间,他创意频频,精心谋划,组织了不少大型书画活动,为书画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深得业内人士的公认和好评。

这次,凤臣先生《艺途留痕》将要出版时,金运昌先生题写了书名,并在落款时认真地写下“金运昌敬题”五个字。我国著名书画家、中央电视台高级记者、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程飞跃先生曾对凤臣书法给以“精准”而“不糙”的评语,并为此专门写下《糙与精的滋味---读刘凤臣先生书法作品有感》一文,近日又有祝贺凤臣书作出版的诗作和书法相赠。一直关注着他的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资深教授、辽宁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齐作声先生,欣闻他大作付梓,特赋诗一首,并精心书写成作品,慷慨赠之。诗曰:

笔走龙蛇近古贤,

墨櫡诗文付梓间。

尺笺绣綾刀功过,

今君展庆与人看。

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了书法大家们对他的赏识、赞誉和喜悦之情。

微信图片_20180606104437.jpg

贾宝书供图

当我们打开《艺途留痕》一书,一幅幅行气通达,恣意奔放,意趣横生的书法作品夺目而来,而这正是刘凤臣先生书法的鲜明风格。

他擅草书,也写行书、隶书,但主要以草书行世,而这恰是最难把控的技艺,是书法的最高境界。他能够成功地掌握草书的真谛,首先得益于他对传统笔墨的坚守和师承。他对古代草书经典,特别是晋唐时期的草书名篇的研学到了痴迷的程度,王羲之的《十七帖》、孙过庭的《书谱》、怀素的《自叙帖》和其《小草千字文》临过无数遍,并在齐作声先生的指导下对这些作品的章法、结构、笔墨、运势等进行了细致的品读和深刻的领会,并以此为标尺重新审视自己,一再否定再否定,使其书法得到不断提升。孔夫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凤臣先生深谙其理,将临帖与研究统一起来,这就将巨人提供的大地作为自己的起点,因此,他的作品一看就有出手不凡的大气象、大格局。

对于时下一味强调创新,强调不着边际的所谓个性,凤臣先生从不附和,并有着鲜明的反对态度。他认为,古代的经典那是千百年来无数书家的探索的积累和提炼,是大浪淘沙后的真金白银,而且古人是以毛笔字为日常交流工具的,写的时间和数量都不是我们当今可以相比的,我们一定要深怀敬畏之心。有的对传统只知皮毛一二,还远远没有深入进去,就又徒然背上个所谓创新的包袱,因此,不可能写出像样的东西来。

正是对古代大家的这种敬畏之心,数十年如一日的临写揣摩,使他几乎对每个字不同书家的不同写法都烂熟于心。我对此独有体会,有一次我应友人索字,以行草书就,特请凤臣先生指教,他在充分肯定后指出其中一个字写得复杂了,随手写出王羲之如此写,孙过庭如此写,怀素如此写等古人的五、六种写法。“章务检而便”(孙过庭语),草书以简约为要,我深感认同,更钦佩他厚重的书法功底和对古人的膜拜之情。

李可染先生在谈到传统继承问题时说过,你要用最大的努力打进去,再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你不进去就永远得不到真谛。凤臣先生正是这样,根扎得坚深广博,枝叶自然繁茂浓密,所谓厚积而薄发、博观而约取是也!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他形成了自己的书法风貌,但这是自然而然地、在潜移默化中出现的,而不是刻意去创新、去追求个性所得来的。

因此他的作品,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在不失法度的底色上作自然、随意的挥洒,即以古人的规矩,宣泄自己的情感。由于感情驾驭着自己的笔墨,故使通篇气势贯通,大有势不可挡之气脉。他喜欢小饮,常饮但适量,名号鼓山醉翁,但从不醉酒。与朋友相聚,几杯酒过后,笔下往往会流荡出天然畅达而又不失法度的精品来。

《若个小院老两口》这幅洋洋洒洒的中堂作品,其势感觉是流动的,像一条流淌不息的小河,既首尾风格一致,又充溢着有节奏的跳动,你似乎能从墨迹笔锋中听到水流的潺潺之声。而这首诗正是刘凤臣先生的自作诗,诗中道:

“若个大院老两口,南瓜土豆小米粥。

四碟咸菜一壶酒,三杯下肚乐悠悠。

蓝天白云房顶绕,鸟语花香闹心头。

高官厚禄终有限,何如隐入穷山沟。”

这是他小饮之后,心甚快哉时吟出的一首抒情诗,随之即兴书写,一气呵成。

这诗、这书,再加上最后的题记,一幅山居隐者与白云共饮的田园图画呈现眼前,那种超凡脱尘,恬淡快活的氛围晕染而出。诗的这种散淡的意境与意趣横生的书写高度吻合,二者融溶一体,收到了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

微信图片_20180606104443.jpg

贾宝书供图

而他的另一幅楹联书作——“三千年读史不外乎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于诗酒田园”,则是大气磅礴,一泻千里,无所阻遏,奔涌前行的大图象。这与对联所表达的广袤辽远的思绪相一致,让人观之久久不能平静下来。是其内容使然?还是书法使然?都是,也都不是!因为只有二者珠联璧合,才会产生出这样的感染力。

读他的书法,你还会时时感到笔墨的错综变化,常常欹正交错,疏密相间,干湿多变,有血有肉,有的似“微雨夹雪”,有的似“落叶纷披”,有的似“烟云飘荡”,有的似“珠玑落盘”,行笔中的提按顿挫和中锋侧锋兼用的笔势生动的体现了出来。

凤臣书写的八条通景屏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规模宏大,气势连绵,用笔的变化令人眼花缭乱,其中大小、浓淡、虚实、放收都在交错的运用,墨色在似乎纷乱中体现出法度。这一巨作,由于字数多、尺幅大,能清晰地感受到他笔墨把控的内力。他书写的唐朝诗人张渭诗作——“一树寒梅白玉条,回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同样可以寻到其用笔和墨色变化的轨迹。全文提按灵动,干湿互生,透过纸面,我们似能还原他的书写的过程,起首时饱蘸笔墨,顺势而书,直至墨枯色淡后,再又蘸墨,再至干枯。这使整幅作品有了很强的韵律感和节奏感,这是很难把握的,凤臣先生似乎在不经意间做到了。

艺术都是相通的。凤臣的书法受到他的文学修养的滋养,往往遣词独特,用字不俗。

微信图片_20180606104440.jpg

贾宝书供图

文以载道,书法是要表现内容的,一个好的词汇、格言等,常常由于人们用得太多、太滥,而失去了它的原有魅力。人人都这样,遍地皆如此,就会流于俗套,人们就会产生视觉、知觉上的疲劳,甚至厌烦心理。凤臣似乎深知这一点,在词汇和字形的选择上往往新颖而独到。

“天道酬勤”,词义很好,是很励志的警句,但写得太多了,就失去了它原有含义的冲击力。凤臣先生就很少写这个词,倒是很喜欢写佛语“功不唐捐”,其义为功夫不会徒然付出,必定会有丰厚的回报,这与“天道酬勤”意义几乎相同,但由于它的新颖和特别,留给人的印象和启示就深刻得多。还有“智圆行方”、“日行一善”、“还我青春年少,问君古往今来”以及许多自作诗、自拟联等,都是比较少见却能发人深省的格言警句。

在书法结字上,他也常常显示出不俗的面目。中国书法表现的文字,历来有多种造型和构成。但很多常用字,在书写结构上容易趋向一种形体,不同的人写出来感觉如同模铸。读凤臣的书作,能明显触摸到另一种脉搏的跳动,在尊重法度的土壤上,选取的字体结构和形体常常别出心裁,还使用了不少异体字。

我的客厅里有他一幅草书《唐诗.寻隐者不遇》,诗的正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仅仅二十个字,就有“师、采、药、只、深”五个字,采用了不同凡俗的写法,叫人感觉耳目一新,颇耐琢磨。这些写法既独特新颖,却又不失传统法度,都是以古人写法为依托而生成的创作。

古人早就说过,“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凤臣正是这样由集古而出新。这与有的自编自造一些怪、丑书,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凤臣的这种用字,在他的作品中俯拾即是,随处可见。这一特点与他在遣词用字中的追求应当是一致的。

微信图片_20180606110144.jpg

贾宝书供图

凤臣先生的书法艺术,还得益于自己得天独厚的装裱技艺。写书法者不少,但同时擅长装裱的不多,而凤臣就是两者兼具的一个艺术家。是书法使他喜欢上了装裱,而装裱又提升了他的书法,为他的书法提供了得见更多大家墨迹的机缘。唐代大家怀素曾说自己“恨未能远覩前人之奇迹,所见甚浅”,当他拜见诸多当代名士及真迹后,“豁然心胸,疑惑顿失”。可见,目睹原件真迹对书法的重要价值,由此我们也进一步窥见与理解了凤臣先生书法发展的轨迹和成就。

他不是一般的装裱匠,更不是依靠机器装裱的操作工,而是一个完全依靠传统手工工艺的装裱艺术师。如果这个行当有评级这一说,他至少也应当是一个高级装裱师。他的手工装裱,不是在干活儿,而是在创作,追求的是艺术效果。“三分书画,七分装裱”,他把这七分发挥到了满贯。他把装裱当作一门艺术来做,一件作品到手,并不急于下手,而是先反复揣摩作品的艺术风格和其所表现的内涵,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确定款式,选择材料,然后才按工序施展自己的技能。

由于他出色的装裱技艺,在业界赢得了很高的声誉。许多书画家、收藏家不仅把珍爱的作品交给他装裱,还把古画、旧画的修复委托给他。因为能掌握这项技艺的人如凤毛麟角,还要人品好,信得过,一旦失手就有不可逆的损失。著名书法家齐作声先生收藏的两幅清代著名大画家姚又巢先生的画作,就远道邮寄与他,托其修复。姚又巢的画作在美术史上有着自己的地位,其画作被人称为“近恽寿平”,“可与吴昌硕媲美”。齐作声先生手里这两件作品,图文并茂,一幅兰草,一幅菊花青蟹,都有长款题诗和后记,无比珍贵。只可惜年代久远,破损严重,已呈支离破碎状。凤臣先生深知此托分量,蕴育多日而不得下手,经过精心谋划,筛选方案,连可能出现的操作风险及应对措施,都做了周密安排,而后才小心翼翼地施行手术。他采取揭裱加修复的方式,一举成功。原本支离破碎的旧画,以完整的品相展现出了新的容貌。收藏主人颇为满意,甚至有点出乎意料,他本人也对能为中国古画真迹的流传和珍存贡献出自己的能量而深感欣慰!

微信图片_20180606110148.jpg

贾宝书供图

他多年前还办过装裱学校,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装裱人才。尤其难得的是,他在装裱理论上还取得了不凡的成就。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出版了装裱专著《中国书画装裱三字经》,就装裱的意义与文化价值、历史沿革、门派特色、工艺程序、操作要领、治糊配方、中药制剂、化学药物等,进行了深入系统而又简便易懂的讲解。他创造性地把装裱这一繁复、深奥、神秘的技艺,编成一百四十四句三字经,使之成为“易学、易懂、易记、便于操作的通俗读物”(吕云所语)。著名国画家吕云所先生当时得见此书后,为之一震,即刻撰文——《欣读<中国书画装裱三字经>》,刊载于《中国书画报》。他在文中盛赞这本难得的装裱著作,发出“我为作者的独到用心而赞叹”的心声,称此著作是“作者实践经验的总结,心血灵肉的凝聚”。

干一件事,干到这种至善的佳境,确实不易。这也正是他——一个鼓山山里人的勤奋倔强的秉性所致。《中国书画装裱三字经》中,饱含着他多年研究和实践的结晶,有不少是诀窍所在,许多方法技巧足可以申报为国家专利,但他却打破“艺不外传”的狭隘心习,毫无保留地一股脑儿奉献给世人。这也正是他-----一个鼓山山里人的憨厚质朴的本质所致。

5b174d6cba62b.jpg

贾宝书供图

宋代诗人陆游临终时,对儿子说出作诗的诀窍,“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书法也同此理。凤臣先生书法之外的功夫,从《艺途留痕》一书辑入的数十篇诗文中即可窥见一斑。这与他的书法、装裱相辅相成、互为裨益。

凤臣先生写了不少的游记、诗词和书画评论。他的书法作品中,也有许多诗词和楹联的撰写出于自己之手。这些诗文情真意切,朴实无华,从不堆砌辞藻,只言心底之音。文章中常常出现四字一句、四字一句的排比表述,既素朴又文雅,读来朗朗上口。他的《乔迁感言》诗,“幼失萱堂,家境凄凉。粗糠红薯,想起神伤…---”,全篇充溢着山野之风,如同白话对答,但读来却句句打动人心,能让你的脉搏与其一起跳动,发出强烈的共鸣。

《小雨》一文,饱蘸着情感的笔墨,还原和解读了一位名为小雨的孩子的悲摧故事。读来既催人泪下,又发人深思。尤其那文章结尾, “夜深了,窗外电闪雷鸣,狂风四起,下起了大雨,小雨知道关上自己的窗户吗?”惜墨如金的几句话,却使人心头隐隐作痛,一阵酸楚,久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我不禁为此精彩的豹尾而击节赞叹!

他的文章中还常常流露出自谦、淳朴的底色,“我经常参观一些展览,偶尔也应主办方的盛情给戴上个小红花,装模作样地站在主席台上”。谈到出门住宿,他说咱又不是大款,又不是大家,有个住处就可以了。对《艺途留痕》中收入的诗文,他说“纯属滥竽充数,让君见笑矣”……..

这些诗文的墨迹里,无一不透露出从鼓山走出的这个山里人的性情,这与他的书法艺术、装裱艺术有着共同的基因,这就是宽厚淳朴,勤奋刻苦,倔强执著,谦逊低调的人格特质。

鼓山赋予他的秉性,伴随着他,成就了他。

无论走到何处,他身后都有着这鼓山的依靠和底气。

无论座前花开花落,他心中都装着这鼓山的沉稳和冷静。

在艺术的道路上,他没有终点,他还将继续前行。《艺途留痕》是他的总结,是他前进路途上的加油站,更是他新的起跑线。

相信不久的将来,他会展示给我们他的新的艺术境界。

我们期待着,那人书俱老、新的更丰硕的艺术成果。

2018年5月成文于沪上汲古斋南窗下。(任宝亭撰稿)

责任编辑:guanliyuan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