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遥墙国际机场一架客机准备起飞时被迫停止飞行,因为犯罪嫌疑人殷某为阻止女友乘飞机去武汉,虚构飞机上有炸弹等危险物品。事发3个小时后,民警将殷某抓获,滞留机场的飞机终于起飞。
截至今年9月,我国已发生向航空公司或机场打电话谎称有爆炸物的案例80多起,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
9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式实施,明确了拿“诈弹”当儿戏行为的法律边界。
多位刑法学专家今天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司法解释的及时出台顺应了社情民意,也是对信息时代不断发生的这类新型犯罪作出的强有力回应。
严重危害社会言论受惩
针对司法解释会否对言论自由限制过多的质疑,武汉大学刑事法研究中心主任莫洪宪说,编造虚假恐怖信息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人的思想体现,而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刑法对这类行为进行规制和宪法保护言论自由本质上一致。特定的言论可以成为刑法意义上的行为,言论自由的前提是不能妨害国家、社会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司法解释明确,虚假恐怖信息是指以发生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劫持航空器威胁、重大灾情、重大疫情等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事件为内容,可能引起社会恐慌或者公共安全危机的不真实信息。
“恐怖信息有的是有真实危险的,有些是虚假的,但一旦扩散引发社会恐慌,无论真假都一样会给社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卢建平认为,界定虚假恐怖信息概念,是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对刑法原有规定进行的细化。原有规定的编造爆炸威胁、生活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已经难以囊括现有新型犯罪出现的一些内容。
卢建平强调,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在网络、微博等公共网络空间的言行负责。随意捏造虚假恐怖信息,不论是本人自己直接传播还是被传播,都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还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实践中,编造虚假恐怖信息和传播往往同步进行,如在互联网上发虚假恐怖信息帖子,或者编造好虚假恐怖信息后,通过手机短信、邮箱等形式转发。
“有的行为人编造虚假恐怖信息即使没有自行传播,也存在放任他人传播的情形。因此,编造者无论是否自行实施传播行为,只要编造的虚假恐怖信息实际被传播散布,严重扰乱社会秩序,都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编造虚假恐怖信息后,及时采取措施,有效防止了其编造的虚假恐怖信息被传播,没有扰乱社会秩序的,不作为犯罪处理。但对那些即使是未编造恐怖信息,但明知是他人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应以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论处。”莫洪宪说。
6类扰乱秩序情形入罪
我国刑法规定,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莫洪宪指出,由于刑法中对严重扰乱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后果的认定标准没有作出具体规定,司法机关对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的违法犯罪行为在适用法律上理解也不一致,导致执法标准不统一、易造成司法不公。
莫洪宪认为,司法解释对该罪入罪标准、酌情从重情节、依法判处5年以上情节作出了明文规定,很好地贯彻了罪责刑相适应原则。针对此前各地法院对这类案件出现的量刑不一,司法解释统一了定罪、量刑标准,便于司法操作,有利于办案人员准确把握该罪的入罪以及量刑尺度,同时也有利于公正司法、提升司法公信力。此外,还通过法制教育方式让广大群众知晓言论自由的边界,做到不信谣、不传谣。
在卢建平看来,司法解释是对刑法规定的细化。在信息社会,虚假恐怖信息制造、传播太容易。针对此,司法解释分3个层次进行规制。明确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入罪标准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司法解释用列举方式明确“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6种情形。明确规定5年以下应当酌情从重处罚的情形,导致航班迫降返航、实际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的5种情形。最后明确了依法对5种情形加重处罚,按行为轻重,分层次给予惩处。清晰的法律适用及量刑标准,更有利于惩处该类违法犯罪行为。
“一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案件是治安案件还是刑事案件,关键要看是否符合6种情形。”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教授阮齐林强调,对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的行为,只有达到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程度的,才能以犯罪论处。如果行为人虽然实施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的行为,但没有达到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严重程度,就不能以犯罪论处,只能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处理。(记者 袁定波) 责任编辑:guanliyuan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