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为了保住校龄近140年的市级文物丁香胡同小学(现为北京市汇文第一小学),北京站至北京西站地下直径线接入方式进行变更,北京站将由原设计的全贯通式车站改建为半贯通式车站,也就是说,为尽可能远离教学楼,地下直径线将只有一半接入北京站。(10月10日 人民网)
北京地铁延伸,重新规设站线,北京市级文物丁香胡同小学赫然在拆迁之列,相关部门为了规避学校内的主体文物设施,将由原设计的全贯通式车站改建为半贯通式车站,虽然看起来,一些旅客出行会麻烦些,但如果抬头能看到这所百年小学的永远矗立下去,欣喜必然大于这些路程上的埋怨,也凸显了政府决策层面上的进步和真诚。
建筑灵魂最核心的因素在于它承载了历史。北京市级文物丁香胡同小学已有近140年教龄,至今还服务着学生。这所小学见证了清朝末年到民国,乃至新中国建立的中国教育发展历程,培育了一批批莘莘学子,也是无数北京人的记忆所在。假设为了推进城市进程而放弃这所小学,或许城市交通顺畅会好些,但光秃秃地钢铁水泥城市而已,如果少了人和历史的点缀,灵动和生机必然差之甚远。然而,现在很多城市都在为了一时方便而重复着破坏性工作,为了达到某种短暂性的目的,而去折腾着仅存的历史,挪作他处,说白了,是对历史的另一种拆东墙补西墙而已。这种重复性的建设,必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还让原有的历史在破坏中消失殆尽。联系到前两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梁思成与林徽因故居被拆除的事件,真的为北京铁路部门的让路规划感到欣喜。
一份报告书显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针对丁香胡同小学的迁建方案,铁路部门、北京市进行了多方案的论证,考虑到异地还建小学投资巨大,且丁香小学作为北京市市级文物应优先考虑保护,北京市提出丁香胡同小学采用原址改建方案”,仅仅因为这个我们不能肯定相关部门的诚意,那句考虑“投资巨大”太过于显眼,但后面的具体措施让人又眼前一亮,北京铁路局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改造方案,确定北京站按局部贯通方案进行变更设计。从全贯通车站到半贯通式车站,我们可以看到相关部门在利与义之间的取舍,从围绕的学校教学楼改变线路,更在原址基础上的扩张改造,还有为那些在校园读书的孩子们特意考虑的到了地铁车辆的采光、通风、降噪方面的处理,甚至在改建设计中连小学教室内的玻璃都采用了隔声门窗,这份悉心入微,不仅照顾了历史,更考虑到了现当下每名学生和教职工的实际需求。的确让我们看到了有关部门的长足进步。
在保护历史建筑方面,我们很多地方政府是有欠账的。各级政府应从这所百年小学的涉及建造中汲取到新力量。几条地铁站的改建挪位,不说设计规划繁杂,更会花费更多的资金来承担,但这些都抵不住对历史的铭刻。北京铁路改规划百年小学逃过拆迁的事实告诉我们,守住一段历史,远比望着一片废墟更能令人心生钦佩,更何况还有相关法律做依托,让我们重新认识,尊重历史、依法行政的力量。 责任编辑:guanliyuan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