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原安徽省康源电力公司董事长李真涉嫌贪污、受贿、职务侵占、挪用资金四项罪名,一审在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其涉案总金额约2400万元。(10月21日 人民网)
一个行业,越是内外畅通无阻,越是能够让职效发挥到最大。垄断企业,是国家控制资本的关键,是国民的经济命脉所在,不容马虎。因其不透明所滋生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也有逃避监督之嫌,从一些垄断行业的“三高”中也能略窥一二。
自1992年至2012年,李真在担任原六安地区供电局副局长、局长、六安供电公司总经理、康源电力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期间,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企业经营、工作或职务提拔等方面提供帮助和关照,先后197次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20年的时间,不仅是个人权力上升的顶峰,更是权力逐渐挥霍疯狂的极点。197次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涉案2400万元,历时间之长,贪腐数额之大,都让人为之震惊。很明显,暴露的更是内部监督的薄弱和不畅。印象中,垄断行业的人都是一副牛气哄哄的样子,牛气并不是全都在于高收入、高福利之类,更多是附加性的一些优越,一般垄断企业都是垂直管理,但又是地方税收的保障,虽然他们有千般不是,地方党委政府和相关执法部门都是对其大开绿灯,只要能够为地方产生效益,大都是得过且过。拿最浅显的例子说,“反四风”期间,当地纪律检查机关到各单位督查上下班迟到早退的情况,有几个去这些垄断企业去查岗?更不要说去调查一些涉嫌这些垄断企业官员贪腐受贿?
原安徽省康源电力公司董事长李真利用职务便利,伙同他人侵吞本单位财物,挪借公款进行营利的活动,与其说是大胆,不如说是真“常态”。日前,全国政协常委赖明在《人民日报》撰文《官员说话不宜称“某地的”为“我的”》,其中明确提到:有的地方领导干部在讲话、发言或作报告时说,“我的人口”多少、“我的GDP”多少、“我的财政收入”多少,所言“我的”意指他所在“某市的”“某县的”或“某乡的”, 在介绍地理位置时,说“我的东边是某市、南边是某县”,等等,俨然有“溥天之下”之威;在介绍随行人员时,说这是“我的宣传部长”“我的国土局长”,等等,俨然有“率土之滨”之气;在介绍经济形势时,说“我的财政收入大增”“我的税收再获突破”等等,俨然国库是他家的。 从这些言语中,很多官员口中的“我的”,不自然中表现出了一种“个人所有”的意识,此时如果说起监督,会不会蹦出“我的纪委书记”一词?我的“纪委书记”监督我?可能么?这样的霸道必然会导致民心所弃,更会导致很多腐败丛生,“一言堂”和“一霸手”常态下,买官卖官、收受贿赂,更是理所当然。
常言道:“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整治这股歪风邪气,还须从内部下手。病态最先从内部传出,内部职工必然深受其害,垄断行业虽然利广,但终究是一个行业,当贪欲无限膨胀时,更容易出现纰漏。因为行业内部监管失效、体系失察,职工们也变得沉默不言。改变,应从内部职工做起,从公开运行成效抓起,向外部为民服务看齐,行不行,好不好,群众心里最清楚。 责任编辑:guanliyuan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