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之声:010-57027127 投稿邮箱;zggyzs@126.com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人员查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道德观察

保护小院颜值 居民定下“公约”

时间:2017-12-07 14:05:04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
导读:“保护院内风貌,爱护院内的树木、原有的砖瓦、墙壁和其他结构;不向院内泼水,注意清理门口院内积水、积雪;不在公共设施、树上晾晒衣物……”

 

 

  4日,内务部街34号院居民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将大伙共同商议的小院公约悬挂在小院墙上。

  本报记者 孙戉摄

  本报记者 于丽爽

  “保护院内风貌,爱护院内的树木、原有的砖瓦、墙壁和其他结构;不向院内泼水,注意清理门口院内积水、积雪;不在公共设施、树上晾晒衣物……”

  4日,朝阳门街道演乐胡同83号院门口的花墙上,挂上了《小院公约》。经过历时两年的环境改造后,小院15户40多位居民,将按照这个他们共同商定的公约,维护院里的环境,让改造成果一直保持下去。

  “小院公约”怎么协商的?还得从演乐胡同83号院的改造说起。

  演乐胡同所在的东四南文保区,有大量胡同大杂院,设施老化,环境杂乱。2015年,在朝阳门街道的支持下,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开展了“咱们的院子”院落公共空间改善项目,邀请知名设计单位和设计师对大杂院进行改造。在街道和社区的推荐下,演乐胡同83号院等7个院落入选。改造采取协商的方式进行,改哪儿、怎么改,设计师和居民一起商量。

  院门内一间自建房,拦在改造路上。

  “院门是公共空间,因为一间自建房,空间被挤占大半。要改造,得先拆了这间自建房。”小院改造设计师、中央美院副教授侯晓蕾说。

  可这间房的主人、72岁的翟老爷是位孤寡老人,孤僻、古怪、不爱说话。“刚开始感觉翟老爷就像个透明人一样,小院里其他人都不愿提及他。”侯晓蕾说。

  自建房面积不大,只能容下一张单人床,上世纪九十年代用来出租,能给翟老爷带来每个月一二百元的收入。如今已经荒废,长期闲置,但老人家舍不得拆。

  怎么办?侯晓蕾带着两个学生,时常陪翟老爷聊天,不聊改造,聊点琐事,唠唠家常。常年孤独的翟老爷慢慢打开心扉。侯晓蕾告诉他,改造打算在院门内设计一个花墙,种上漂亮的月季。翟老爷爱下棋,腾出地方,院里还可以放一个室外棋盘。

  翟老爷的态度,从“先留着吧”变成了“拆了也行”。

  “这院子,我住的时间最长。很多后来的我也不认识。以前啊,都是各顾各的,现在,我觉得咱别都想着自己,也想想这个院子。拆了这房真没什么,别耽误改造!”翟老爷说。

  自建房拆了,小院改造顺利推进。“小院公约”里因此有了这条:院内是公共空间,大家一起所有、共同维护,不私自占据作为己用。

  乱堆的杂物清理了,院里多了统一设计的实木外观的储物柜;破损的地面铺平了,下水道改造后不再积水了;垂花门重新油漆了,门后设计了木栅栏墙……大杂院变宽敞变美了。

  两年时间里,改造一点点进行,协商会一次次开。这也培养了居民们处理公共事务的协商意识。有了这个基础,小院改造完成后,居民们又坐在一起,庆祝的同时也在思考:改造好了的环境,怎么维护?当设计师提议制定“小院公约”时,大家一呼百应。

  16条,400多字。居民们提议,并逐字逐条商量、修改,制定出《小院公约》。

  《小院公约》是个道德约束,为了提供资金保障,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又帮助小院成立了“公共维修基金”,由居民自筹30%资金,协会配资70%,交由居委会代管。今后,院里下水道堵了,路面破损了,都可以申请基金用来维修。居民还选举了“小院管家”,带着大家共同遵守公约,维护小院环境秩序。

  不只演乐胡同83号院,昨天,内务部街34号院也挂上了《小院公约》。

  “我们一共改造了7套院子,还包括前柺棒胡同4号、史家胡同5号、史家胡同45号、礼士胡同125号、本司胡同48号5个院子。目前,前柺棒、演乐和内务部街这三个院子有了‘小院公约’,演乐和内务部街这两个院子还选出了小院管家。下一步,这七个院子都将制定出‘小院公约’,并建立维修基金,让改造成果能更好地维护下去。”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秘书长、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赵幸介绍。明年,协会计划启动“咱们的院子”二期工程,有了一期7个院子做样板,这次将采取居民自愿申报的方式确定候选改造名单。这一改造经验,也有望走出东四南地区,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责任编辑:guanliyuan1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