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之声讯 据中国经济网 不管在安徽阜南还是江西弋阳,农村学生“回流”都源于当地政府对义务教育的巨大投入,不断改善农村学校的硬件水平,补齐师资薄弱的短板等。
---------------------------------------------
安徽省阜南县教育局日前摸底发现,今年阜南县共有8275名农村学生从城区和外地“回流”至该县的乡镇学校。阜南县教育局局长陈刚说,“回流热”的成因在于当地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农村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教师结构更加优化,家长、学生不愿再“舍近求远”。无独有偶,媒体早前报道,在江西东北部的弋阳县,过去3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数量增加了两成多,城区优质中小学校学生数量反而下降。
过去一段时间,家长之所以舍近求远,把孩子送到县城学校或外地学校上学,为此承受家庭的结构性分离,并付出更高的租房、学费、生活费成本,原因在于农村教育质量滑坡比较严重,农村教育质量与城镇教育质量的差距不断拉大。而现在一些地区出现“回流”,生源数量的表象背后是这些地方城乡教育质量差距的缩小。说到底,城乡教育均衡做得怎么样,家长以及学生会用脚投票,作出自己的选择。
大量农村学生涌入城镇学校,使得学校教学场所及师资力量在短时间内无法应对,由此导致一些地方出现了严重的大班额问题。早前,山东临沂市罗庄区100多名小升初学生接到了区教育局发放的入学通知书,但是在报到时,学生却被学校拒绝登记入学,原因就是学校学位紧张,无法满足学生的入学需求。对农村学校来说,学生流失导致学校老师干劲不足,教学质量下降,并进一步加剧生源流失,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农村生源的流失还加剧了农村的空心化,给乡村文化传承带来危机。农村学生的回流,对改善上述问题都具有积极意义。
如何实现教育均衡,本质上是一个财政问题,关键还是要钱。不管在安徽阜南还是江西弋阳,农村学生“回流”都源于当地政府对义务教育的巨大投入,这些投入不断改善农村学校的硬件水平,补齐了师资薄弱的短板。这背后也有近年来国家层面实施“全面改薄”计划的影子。即便在最贫困的中西部地区,学校的软硬件条件也大为改善,校舍成为这些地区最干净、最漂亮的建筑。
看到农村学生“回流”的可喜现象之后,我们还应该意识到,当前城乡教育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放在大的教育背景下,这一问题恐怕更加严重。国家贫困县广西凤山,去年没有一名考生达到重点大学投档线,在今年1133名考生中,达到一本线的只有两名,占比不到0.2%,这些数据折射出县级教育资源被抽空的现实。对于仍然把考上大学尤其是重点大学当作接受教育的重要目标、当作改变人生命运途径的多数农村家庭来说,改变现状尤其迫切。
吸引农村学生“回流”固然重要,但稳定这种状态,不断提升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继续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努力为农村学校上学开辟向上通道,让他们也能拥有光明的未来,是比让农村学生回流难度更大的事情。
尤其是我们今天处在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让孩子拥有一个开阔的视野、科学的思维方式和适应未来的能力,比简单教授知识更为重要。这一方面,农村学校尤其要努力适应和追赶,让在农村学校上学的孩子也能拥有城市文明的视野。此外,农村学校的发展还面临一些特殊难题,比如优秀乡村教师的流动问题、小规模学校公用经费不足问题、传统核算师生比方式下的“超编缺人”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结合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差异,科学调配教育资源。
责任编辑:guanliyuan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