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之声讯 据新华网 当第一缕阳光映照在大山深处的久渡村村头,偌大的光伏发电板反射出美丽的蓝光。这是令人翘首以待的希望之光、富足之光,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堆前镇久渡村的村民仿佛看到了一束束阳光正在转化为一度度电能,源源不断地输入国家电网,进而转化为一笔笔扶贫资金,帮助他们摆脱大山的桎梏、贫困的藩篱,走向他们渴望已久的幸福生活。
2016年,江西省虽然实现了70多万贫困人口的脱贫摘帽,但仍有25个县、2400多个山村的110多万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江西省脱贫攻坚的任务依旧繁重艰巨。在如此严峻的形势面前,江西省慈善总会不断开拓创新、勇于担当,将慈善工作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在25个贫困县全面实施“善济江西 脱贫攻坚”慈善扶贫专项工程。其中的产业扶贫——“栽富树”项目已在江西大地播撒开来,通过投资产业,盘活项目,合作开发,为贫困群众发放股权,实行分红等方式,使他们通过拥有自己的恒产而看到脱贫的曙光。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今年6月,江西省慈善总会在久渡村投资132万元,建成了210kW光伏电站,发电收益归当地贫困户所有。在8月25日举行的久渡村光伏电站揭牌和分红股权证发放仪式上,71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现场领取了大红的股权证,这意味着他们终于拥有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固定资产,每年将额外多出2000-3000元收益。贫困村民的脸上个个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实现了从贫困户到股东的转变。这份收益对于长年生活在贫困线之下的人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久旱逢霖。
久渡村目前正在建设安居工程,低保户练勋其暂时借住在邻居的旧房里。今年65岁的练勋其年轻时曾在一家铁矿企业打工,拉重物时不慎导致双脚残疾,失去了劳动能力。屋漏偏逢连夜雨,疾病缠身的他又患上了脑梗阻和心脏病,每年用于医药方面的开销便达到5000多元,家里的生活重担全部压在爱人张玉英身上。张玉英农闲时在建筑工地担砖挑沙,一年只有2000多元收入。这点微薄收入对整个家庭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
光伏电站的建立与股权分红证的获得,对练勋其一家真是意外的惊喜。家里从此多了一份固定收入,缓解了生活压力,练勋其写满沧桑的脸上终于露出舒心的笑容。他说:“感谢党和政府,感谢慈善总会,感谢所有帮助我们的人。我每次看到光伏电站都特别高兴,心情好了,身体也像是好了许多。”
今年61岁的邓火生也是村里的低保户,自幼患小儿麻痹,下肢萎缩,平日需要借助两个小板凳才能挪动。他家里一亩多地只够糊口,儿子在外务工,每年寄回1万元,而家里至今还欠着4万元的外债。光伏电站每年2000元的股权分红对这个极度贫困的家庭来说无比及时,无比珍贵。“这笔钱对我家来说非常重要,也给了我们战胜贫困的力量!”邓火生说。
离久渡村光伏电站百米远的地方住着村民邓光祥一家,今年56岁的邓光祥闲暇时会到光伏电站去走走转转。天晴时他就给发电板擦拭灰尘,雨天时则查看发电板是否受损,有无故障。碰上雷雨天,光伏电站会自动跳闸,跳闸一小时就减收几百元,邓光祥总能及时将情况向村委会汇报,保证光伏电站的平稳运营。
邓光祥并非光伏电站股权分红受益人,却又何以如此热心?原来他们一家在扶贫项目的帮助下,去年刚刚脱贫。他对记者说:“虽然我没有光伏电站股权分红证,但我也是电站的受益人,对电站的感情很深,希望它能帮助村里更多人脱贫。”
所谓“有恒产者有恒心,有恒心者有未来”。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到,光伏电站股权证的发放,使贫困户拥有属于自己的产业与稳定的收入来源,也增强了脱贫致富的信心。这一举措不仅是物质上的资助,更是在精神上提高了贫困户们主动参与脱贫、投身脱贫的意识,彻底改变以往扶贫工作中存在的“干部在干、群众在看”的消极现象,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进而成为扶贫攻坚战役的主力军。
上下一心,天地同力。随着江西省慈善总会“善济江西 脱贫攻坚”慈善扶贫专项工程的深入实施,江西贫困群众终将会同全国人民一道,踏入实现全面小康的崭新天地。(杨 阳 李济慈) 责任编辑:guanliyuan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