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品牌频“卖身”缘于无力再成长
“目前在国内日化的各品类中,细分领域面膜品类成长性最快,是行业新的增长极。”昨天,吴志刚指出,日化整体行业的年增长率为10%-15%,而面膜市场的年增长率达20%-30%,作为该细分领域的冠军品牌美即去年增长率达29%。“面膜对于在这一领域弱势的外资日化企业来说,吸引力很大,故也引来欧莱雅巨资收购美即。”
中投顾问化工行业研究员常轶智分析,美即是中国本土面膜企业中的佼佼者,典型的“白富美”;而欧莱雅近年在中国市场的经销状况有下滑迹象,但仍不失为“高帅富”。“二者的结合是典型的强强联姻,必将加速欧莱雅在中国面膜领域的布局,并对整个面膜市场造成重大冲击。”
另一化妆品行业资深专家冯建军则认为,对于外资企业来说,在各细分领域属于“单打冠军”的本土品牌,都是它们意向收购对象。“在部分领域具有主导地位的本土品牌,不仅拥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市场份额,更重要的是拥有渠道,以欧莱雅收购美即案为例,欧莱雅更看重美即在国内二三四线市场的渠道。”
记者发现,在近几年,国内日化行业又再度上演本土品牌被外资收购、控股的浪潮:今年7月,法国LV集团成为广东本土日化企业丸美(中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战略投资者,业内传LV集团控股比例达49%;今年初,强生中国以6.5亿元收购上海嗳呵母婴用品国际贸易有限公司100%股权。而此前,业内还发生丁家宜4亿美元外嫁法国香水巨头科蒂集团、德国拜尔斯道夫公司收购丝宝日化85%的股份等事例。
吴志刚认为,本土品牌频频“卖身”外资说明这是行业规律,中国日化经过早期快速发展后开始进入成熟期,而在此阶段,行业整合、并购将频繁发生,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最终形成寡头,届时市场格局才会稳定。
为何被收购的往往是本土品牌?吴志刚称,收购、并购本身需要庞大的资金,本土企业要么缺乏资金收购别人、壮大自己;要么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遇到发展瓶颈,不懂或没有渠道再进一步管理、扩大品牌。
常轶智还指出,中国品牌做大做强过程中往往面临被外资巨头收购,是因为国内企业希望借助世界巨头的知名度提升销售额,实现更加宏伟的产销目标。对此,多家“卖身”、“卖股”的本土日化企业也都提到,欲借助外资使品牌进一步“高端性”和“国际化”。( 欧志葵)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guanliyu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