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太原8月28日电题:你有多久没见过牛郎织女星了?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 王井怀 霍瑶
中国公益之声讯 据新华网 儿时的夜晚,在农村的院子里,奶奶摇着蒲扇给孩子们讲述牛郎和织女的故事,七夕节的传说就这样写进了一代代人的记忆中。而到今天,我们突然发现,抬头看不到牛郎织女星了。城市的灯光与雾霾,隔断了历史的传说和仰望星空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
感受群星璀璨成奢侈
“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孩子们都喜欢听,可让我指出天上的牛郎织女星,我真找不到了。”面对渴望星空的小朋友,太原市一家幼儿园的老师彭心惠心里不是滋味,孩子们听懂了故事,却见不到星星。
在幼儿园里,会哼唱“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的3岁小朋友刘子卓,从来没见过满天星辰,“不知道银河到底是什么样的。”6岁的贾浩辰运气好些,他在奶奶家的院子里看到过繁星,“我就盯着天空一直看,一直看,密密麻麻的,特别好看。”
“我有时挺怀念那些不通电的日子。”54岁的太原热电厂职工李斌说,30岁时搬到城市住,生活好了,感觉却麻木了。“以后老了、走不动了,我就见不到满天星星了。”
中国图片集团图片编辑王俊峰是一名星空摄影爱好者,他每次拍摄都要驱车远离北京城区100多公里,才能找到理想的拍摄场地。“对于拍星者来说,只要天空通透、天气晴好,光污染越少就越适合拍摄。”
致力于保护星空文化产业的我国民间组织中国星空会副秘书长任小东介绍说,由于人工白昼等光污染的蔓延,现在全球约有2/3的城市看不到银河和主要星座。
“当你站在满天星空下,感受群星如宝石般镶嵌在夜空,感受银河纵贯天空,流星划过天际,那种亲身经历的感觉,比任何图片、影视作品里展现出来的都要震撼。”王俊峰说,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享受这种仰望星空的机会可能越来越奢侈了。
难以穿透的灯光与雾霾
城市的发展是人类文明的进步,但启发人类数千年的星空不应该是必然的牺牲品。一些环保专家和摄影师分析认为,看到的星空越来越少主要是因为光污染和雾霾。尤其是光污染,还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不适当或过度使用人工照明被称为光污染。“每一栋大楼、每一辆汽车、每一盏霓虹灯、每一支强照灯,发出的光线都让星星躲了起来。”王俊峰说。
“光污染是工业文明的副产品。”任小东说,但是,夜间使用的许多户外照明是低效甚至没必要的,这种光并没有集中到人们想要照亮的区域,既浪费了能源,又遮蔽了星空。
任小东说,光污染还破坏了自然的昼夜模式,破坏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光污染可对人眼的视网膜和虹膜造成伤害,引起视疲劳和视力下降,可能还会引起头痛,增加压力和焦虑。”
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雾霾也是罪魁祸首之一。人们往往对白天雾霾的“张牙舞爪”心有余悸,但对晚上藏在黑夜中的雾霾没有直观感觉。王俊峰解释说,雾霾天气中,空气中的尘埃对地面的光线进行漫反射,整个贴地的夜空看起来是红彤彤一片,观测星星更加不可能。
让星星点灯,照亮我们的家门
“星星点灯,照亮我的家门”不该只是人们怀旧的歌词。治理光污染与雾霾,许多地方已经行动起来。
2016年,西藏阿里地区正式获批成为亚洲首个“暗夜保护地”试点地区。区内户外照明将按照国际标准进行规划、改造和管理,防止和控制光污染,使优质的夜空资源得到保护。
“80后”摄影师戴建峰近年一直致力于保护星空。“一些民间组织已经在西藏阿里、那曲,内蒙古库布齐,浙江开化和江苏茅山建成保护区试点。”戴建峰说,“我们正在跟其他暗夜条件好的景区合作,建设更多的星空保护区。”
王俊峰认为,治理光污染是“做减法”,相较于其他污染的治理,成本低很多,更多的是需要控制光污染源头的数量、发散范围和亮灯时间。“每个人都可能造成光污染,所以,大家都能成为治理光污染的志愿者。关键是,人们要有这方面的意识。”
与此同时,更多的城市在大规模治理雾霾,还天空一片蓝天白云的白昼和星光点点的夜晚。
“康德说过,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越历久弥新,一个是我们头上浩瀚的星空,另一个是我们心中的道德律。”王俊峰说,“希望大家一起努力,让人们更容易感受星空的震撼,至少不用跑出城100多公里才能看到。”(完) 责任编辑:guanliyuan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