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之声:010-57027127 投稿邮箱;zggyzs@126.com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人员查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书刊
  • 闲士杂谈“金陵三山” 2021-02-03
  • 南京的城南有个三山街,它是南京老城南交通要冲,商店密集的市口,应该说是南京老城南标志性的一个地点。可是人们却发现这儿并没有“三山街”这条街,其实原来是有的。
  • 全国首家24小时医院图书馆开张 2017-12-28
  •  昨天,北京东区儿童医院里,全国首家24小时医院图书馆正式揭牌,有2000余册图书供患儿、家属免费阅读,并可与其他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

      
  • 三联书店海边公益图书馆:最孤独图书馆缘何火爆 2017-12-21
  • 一座以“最孤独”为名的图书馆,一夕间火爆网络。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来到这个略显荒凉的地方——从最近的车站步行而来,至少要30分钟,再走过几百米的沙滩,当海浪出现的时候,图书馆就矗立在眼前了。
  • 清晰的语言消失在沉默的行动中 2017-12-19
  • 在《维特根斯坦的反哲学》里,阿兰·巴丢具体地探讨了维特根斯坦的修辞学:从《逻辑哲学论》时期到《哲学研究》时期的过渡,以及转变的内部动机。
  • 中国经济:读懂见未来 2017-12-19
  • 《读懂中国经济——大国拐点与转型路径》是在当前复杂经济形势下,理解中国经济的一部不错的作品。书中回顾和审视了中国近40年改革开放历程,对如何认识中国经济奇迹和发展阶段、海内外对中国经济存在的认知误区进行了深刻分析。
  • 诗歌是家园的承载与建构 2017-12-19
  • 当我们担心文字或者语言成为一种言说的游戏、甚至生产泛娱乐的时候,诗人梁平数十年坚守着言语的家园。“家园”可以看做一个空间概念,但比空间更具有人文色彩,是对物质空间的心灵观照及言语构筑。
  • 与众不同的中国创业者 2017-12-19
  • 中国文化和中国人具有着某种非同寻常的特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发现这本书独特视角,以及书中对中国文化的独特理解和作者长期旅居中国的经历有很大关系。作者每年大约有一半的时间会在中国。
  • 数字阅读率攀升的当下 纸质书回暖只是因为情怀吗? 2017-12-08
  • 《北京传媒蓝皮书:北京新闻出版广电发展报告(2016~2017)》公布。其中提到,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北京市年度综合阅读率较上年增长1%,且数字阅读率首次超过了纸质图书阅读率。
  • 乡土陕西的文学精神 2017-12-06
  • 在新时期文学多样化格局中,陕西作家队伍是一支重要力量。陕西文学是现实主义文学一个重要的地域性分支。陕西这片广漠旷远的黄土地,为作家提供了一个丰饶、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作富矿。
  • 人生最重要的投资就是你自己 2017-12-06
  • 我们无法预测未来,只能努力用智慧创造未来。
  • 互联网广告:不是优秀短篇段子小说不是好文案 2017-12-06
  •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小编发现,现在电视剧的广告时间再也不是城市冲马桶的高峰时间段了。
     62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