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了11年苹果的老农人马立功,今年不卖苹果了。自家50亩苹果园,正向城里人争相尝鲜的“自然乐园”进发。
带来这个新理念的是海归新农人章林敏。可对马立功来说,种果卖果是数十年不变的农业模式,要一下子转型,不容易。
在这个苹果专业村里,马立功和章林敏“第一个吃螃蟹”尝试合作。一个是有着十多年种植经验的老农人,一个是初次搞农业的新农人,他俩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记者三访昌平区兴寿镇上西市村,记录下背后的故事。
“挪树”拉锯战
1、2、1、2……号令响亮,长了11年的苹果树正被连根拔起。“这一行、那一行,全部挪走。”人群中,一位打扮时尚的年轻姑娘不断发出指令。“这不是胡闹嘛?停、快停!”远远的,传来一位中年人的声音,他三步并作两步,一把夺过挖树工人手中的铁锹,情绪激动。
这是发生在今年4月的一幕。凤凰山下的上西市村,300亩苹果园相继进入成熟季。记者第一次来到时,正逢村东这片苹果园中上演“挪树”拉锯战。年轻姑娘名叫章林敏,34岁,是一名海归。叫停的中年人名叫马立功,43岁,是果树的主人。他俩一个新农人、一个老农人,刚刚合作经营这片园子不到半年。
“人挪活、树挪死。要挪也不该这时候挪啊,果子正熟着呢。”
“得抢时间啊,四月到十月,是城里人休闲的旅游旺季,不把乐园建起来,用什么吸引他们?”
俩人你一句、我一句,针尖对麦芒。装载机熄了火,十几位工人歇在一旁抽起了烟。
僵持了大半晌,马立功再次开了话茬,“50亩地、2500棵苹果树,我像养自个儿家孩子一样,含辛茹苦呵护了十一年。说挪就挪,心里刀子拉一样地疼。”老马说着,语气中透着不舍。
老马的想法,章林敏不是不能理解。可按照她的理念,这里将来并不是单纯的苹果园,而是一个城里人带小孩儿来休闲的自然乐园。“挪一部分树,用原木搭一个乐园,让孩子从看、摸、吃、闻等各方面亲近大自然,这叫感觉统合训练,欧美的理念。”
“他卖苹果,而我卖的是园子,这是农业发展的功能之争,很正常。再磨合试试吧!”临走,章林敏告诉记者。
儿童乐园建起来
时隔四个月,8月26日,听说园子重张,我们再次来到这里。这次进园,面目一新。原木搭建的门楼,抬头是大片的彩色雨伞,颇有田园风。
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四个月前挪树的地方,密密匝匝的苹果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攀爬架、木林跨越、平衡木等项目,清一色原木搭建,取名原木儿童乐园。阳光下,一群群小朋友你追我赶、正玩得欢。
咔嚓、咔嚓,有人拿着手机,正在记录这些热闹场景。抬头一看,这不是老马吗?
“树都挪啦?不卖苹果啦?”
“唔……这树,挪了也行。”
原来,那天之后,俩人再次磨合了想法,最终老马抱着试试的态度,松了口。可让老马没想到的是,这新建的原木儿童乐园,对了孩子们的口味,他们来了玩到天黑都不肯走,园子人气比以往旺了不少,利润比那140多棵苹果树强。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要是卖苹果,50亩地打十多万斤苹果,一年下来最多也就赚十多万。可自打改了乐园,5月到现在,顾客天天爆满,看长远,有得赚。”
临近黄昏,一辆辆小轿车发动马达,小朋友们在不舍中准备返城,老马嘁里喀喳将一箱箱苹果搬到客人车里。
开办“自然课堂”
第三次来到上西市村是上周四。丰收的季节里,小果园俨然自然大课堂。
进园,传来阵阵嬉笑声,“捡苹果比赛开始了!一年二班的同学们,分三组,只能捡地上的苹果,好的一筐,坏的一筐,看哪组捡得多。”哨声一响,孩子们像撒开的小鸟,四散开去。
不一会儿,满满两大筐苹果,有伤的、赖的一筐,囫囵个儿的、好的另一筐。
“有伤的,就送到发酵区,沉渣做肥料、液体做酵素,直接在园子消化。”章林敏说。
除了苹果园,同样热闹的还有农场旁、画室里、手工坊里。有大人带着孩子用苹果枝DIY出小鸟巢、小花架,有小朋友与爸爸妈妈脑洞大开,用彩笔绘制美丽的苹果园,还有游客袖套、围裙全副武装,正学习做苹果派。
再问卖苹果的事儿,老马却淡然了不少。“我算是看明白了,北京这么大,城市人口两千多万,吃苹果的市场早已饱和了。缺的是啥?是休闲农业,是出门有个玩儿的、亲近大自然的地儿,我看小章方向是对的。”
而对于这些,章林敏还并不满足。“离我的真实想法还很远。未来,我要做‘食物森林’,红薯、胡萝卜,小羊、小狗,香料、花卉,都要引进园子。”
这次,对于“食物森林”的新概念,老马没有一味地拒绝,而是决定试一下。“当初与她合作,就看中了她的先进理念,继续磨合、尝试吧,从传统农业到都市休闲农业,总得有一个过程。”老马说。新农人、老农人渐渐殊途同归,自然乐园办得有滋有味。
采访手记
新老碰撞 走向融合
李瑶
老农搭帮海归,从隔阂到相融再到协作,精彩的故事背后还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
新农人进村,播撒了一个个新理念。记者采访中发现,这样的例子在京郊并非少数。距离上西市村不远的辛庄村,有“北京最文艺的村庄之一”的美誉。京密引水渠、燕山脚下的优越地理位置,让这个小村庄吸引了一拨拨艺术家;同样是在昌平区,百善镇孟祖村的阿卡农庄掌门人、剑桥大学毕业的江宇虹,将“云农庄”的新概念带到这里……
与这些新农人接触,你会发现他们有很多共同特点:见识多,观念新,受教育程度高;投资农村,主张多产业融合。他们的团队只有几个或者一两个人,但后台支持的智力和社会网络是强大的……而这些,是传统农业不敢想、做不到的。城市和农村“面貌差异”和“时代差距”都蕴含发展优势,核心是借助时代翅膀,自信地走向开放、走向融合、走向互赢。(记者 李瑶) 责任编辑:guanliyuan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