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服务重点,努力服务群众、促进平安。民生改善、人民幸福,是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和民意基础。抓住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抓住了平安中国建设的关键。司法行政工作特别是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工作等,在促进解决基本民生问题、改善社会平安大环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民,不断推出便民利民举措,积极引导广大法律服务人员和法律援助人员依法帮助群众解决就业、就医、就学等民生问题,有力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新形势下,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做好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各项工作。要积极做好民生领域法律服务工作。努力争取将基本公共法律服务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构建覆盖城乡的法律服务体系,进一步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努力满足群众基本法律服务需求。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通过有条件的律师事务所到无律师县设立分所、建立国资律师事务所、组织选派志愿律师、深入开展“1+1”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和“同心:律师服务团”行动等措施,鼓励引导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到欠发达地区开业、执业,切实解决有些地方没有律师和欠发达地区律师资源不足问题。要加大对困难群众的法律援助力度,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扩大覆盖面,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困难群众法律援助需求。
四、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为平安中国建设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建设平安中国,法治是重要保障。法制宣传教育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工作,对于平安中国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坚持以学习宣传宪法为核心,深入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国家基本法律,坚持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重大任务开展法制宣传,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大力推进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和法治创建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新的形势任务对法制宣传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六五”普法规划,推动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开展,努力为平安中国建设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要坚持把学习宣传宪法放在首位,深入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国家基本法律,切实加强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创新法制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着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引导人民群众形成自觉守法、依法办事的良好习惯。要深入开展依法治理和法治创建活动,深化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广泛开展依法行政示范机关、示范单位、示范窗口等创建活动,大力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等创建工作,围绕平安建设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治理,切实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促进社会安定有序。
五、坚持源头治理,进一步做好人民调解、执法执业和依法决策工作。注重源头治理,着力从根源上预防和减少社会不和谐不稳定因素,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深化平安中国建设的治本之策。对司法行政机关来说,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的源头治理工作主要体现在人民调解、执法执业和依法决策等方面。这些年来,全国每年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在八、九百万件,有效避免了大量的矛盾纠纷激化升级;狠抓执法执业规范化建设,大幅减少了因执法不公正、执业不规范问题引发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在推进司法行政工作改革发展中,坚持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有效防止了因决策不当和失误导致不稳定的问题。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充分认识源头治理在平安中国建设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做好人民调解、执法执业和依法决策工作,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和谐不稳定因素。要进一步做好人民调解工作,更加注重服务群众,更加注重依法律按政策调解,更加注重适应形势的新发展,推进人民调解工作创新,大力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和队伍建设,努力把更多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进一步发挥人民调解在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要深入推进公正廉洁执法和依法诚信执业,严格依法做好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执法工作,认真办好每一个律师辩护代理、法律援助、公证、司法鉴定等案件和事务,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和法律事务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强化法治观念,努力培育法治思维模式、决策程式和工作方式,坚持依法决策、科学决策,不断提高工作的法治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guanliyu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