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警察论坛:010-57027127 投稿邮箱;fzwhjs@126.com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人员查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国警察论坛 > 学术理论

莫让金钱玷污师生情

时间:2013-09-09 16:26:04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佚名
导读:在大部分家长看来,为了孩子不吃亏,少不了必要的“人情世故”。大部分老师们在收礼与不收之间,也有各自的为难和坚持。家长和老师都似乎有种“人在江湖,不得不送,不得不收”的无奈。专家呼吁,尽快完善相关监管制度,打破无奈的“潜规则”,莫让金钱玷污了师生之情。

    为学莫重于尊师。每到教师节,学生都会以各种方式感谢恩师。今年,一种可等同于现金使用的教师节礼品卡格外火爆,让这个充满敬意的节日变味。

  在大部分家长看来,为了孩子不吃亏,少不了必要的“人情世故”。大部分老师们在收礼与不收之间,也有各自的为难和坚持。家长和老师都似乎有种“人在江湖,不得不送,不得不收”的无奈。专家呼吁,尽快完善相关监管制度,打破无奈的“潜规则”,莫让金钱玷污了师生之情。

  ■现象

  教师节礼品卡网上热销

  原本“礼轻情义重”的一张贺卡似乎已不足以表达对教师的尊重。近日,某大型超市推出“贴心”的教师节购物卡,面值从200元到1000元不等。这种赤裸裸的“表达”让众人大为震惊。随后,超市表示道歉并撤下购物卡。然而,这类购物卡并没有销声匿迹,而是“转战”电商网站。

  只要在搜索引擎输入“教师节礼品卡”几个字,几乎各类电子商务网站都有“感恩教师节,选礼品卡!”的广告。记者登录到京东商城网站发现,热门搜索排名第一位的是“礼品卡”,包括现代庆典卡、致敬卡等多种实体和电子卡。

  其中,教师节版礼品卡格外引人注目,一共有4种,面值从200元、500元、800元到1000元不等。这些礼品卡都按照原面值销售,输入礼品卡上密码充值到电商网站账户后,就可以在网站上购买任何商品。

  从产品页面来看,礼品卡售卖十分火爆,评价多达数千条。

  9月7日,记者再次登录京东商城,显示“该商品已下柜”。而网上超市1号店的“感谢师恩礼品卡”依然在售,有100元到1000元不等的面值,卡上印有“教师专属”“致以最真挚的感谢”等字样。类似“教师节送礼不错”等评价更是随处可见。

  ■心态

  家长老师都很无奈

  记者调查发现,多数家长送礼是因为周围人的影响。“反正我接触的圈子,十个人当中,八九个都送。”一位家长表示,一般送购物卡,也有送现金或礼品。

  北京一位中学生家长陈女士告诉记者,她是2011年从澳洲回国定居的,2012年开始儿子在北京上学。“一开始不太适应国内的习俗,老师对孩子比较冷漠,甚至带给他一些负面情绪。后来听别的家长建议,买了三张卡登门拜访,之后老师就经常鼓励、表扬他了。”

  一周姓家长也表示,老师很辛苦,过节送点礼很正常。“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希望老师在学习机会与评三好学生、推优等方面多给孩子机会。”

  采访中记者发现,更多的家长是在买与不买之间“纠结”。内心上,他们不愿意送礼,觉得是“不好的社会风气”。但又担心,自己不送别的家长会送,孩子得不到老师的“照顾”。

  “其实,老师们也很烦恼。”在一所私立小学当教师的杜金霞告诉记者,去年教师节就收到过化妆品,今年又有家长送礼品卡,“不收的话家长更担忧,觉得自己瞧不上,收了自己心里又不安,真的很无奈。”

  “送这些俗气的礼品卡还不如孩子们亲手制作的贺卡温暖。”杜金霞说,以前,学生会在家长的指导下画一张贺卡,老师收到哪怕看不清楚图形的卡片也很开心。

  ■追问

  教师节何时才能变纯粹

  教育部门曾多次要求,教师不得借节日之际,向家长、学生收取礼物、礼金、有价证券等,一经发现查实,将按有关规定予以处分。但令他们感到困惑的是,这种收礼行为一般“数额少、较隐蔽”,难以查处。

  专家认为,教育资源分配不公,是家长不敢不送的重要原因。湖北省社科院研究员冯桂林说,当前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每位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上所好学校,进个好班级,有位好老师。于是,在激烈的竞争中,家长期望以礼物和金钱来铺路,给孩子打造优质的学习环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乔新生认为,在“医生红包”“办事送礼”等社会风气盛行的情况下,“老师红包”现象的出现不可避免。教师节送礼现象需要综合治理,当务之急是重塑师德、重塑社会正常风气。

责任编辑:guanliyuan3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