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警察论坛:010-57027127 投稿邮箱;fzwhjs@126.com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人员查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国警察论坛 > 学术理论

关于基层法院治理四风问题的思考及建议

时间:2017-02-17 14:42:44  来源:法治文化  作者:徐龙磊
导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这“四风”群众深恶痛疾,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造成党和政府与群众“隔心墙”的不正之风。党中央和各级党委历来高度重视“四风”整治,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各级党委也纷纷作出各类规定,狠抓“四风”整治,特别是近几年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将“四风”作为整治的重要内容,刹风整纪,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这“四风”群众深恶痛疾,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造成党和政府与群众“隔心墙”的不正之风。党中央和各级党委历来高度重视“四风”整治,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各级党委也纷纷作出各类规定,狠抓“四风”整治,特别是近几年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将“四风”作为整治的重要内容,刹风整纪,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一、“四风”问题的内容及主要表现形式

  四风问题是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由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6月1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提出。四风问题是违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四风”在一些党员干部身上的主要表现如下:

  在形式主义方面,主要是知行不一、不求实效,文山会海、花拳绣腿,贪图虚名、弄虚作假。有的不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和做好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学了也是为应付场面,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不求甚解,无心也无力在实践中认真运用。有的习惯于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热衷于造声势、出风头,把安排领导出场讲话、组织发新闻、上电视作为头等大事,最后工作却不了了之。有的抓工作不讲实效,不下功夫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难以给领导留下印象的事不做,形不成多大影响的事不做,工作汇报或年终总结看上去不漂亮的事不做,仪式一场接着一场,总结一份接着一份,评奖一个接着一个,最后都是“客里空”。有的下基层调研走马观花,下去就是为了出镜头、露露脸,坐在车上转,隔着玻璃看,只看“门面”和“窗口”,不看“后院”和“角落”,群众说是“调查研究隔层纸,政策执行隔座山”。有的明知报上来的是假情况、假数字、假典型,也听之任之,甚至通过挖空心思造假来粉饰太平。

  在官僚主义方面,主要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漠视现实,唯我独尊、自我膨胀。有的对实际情况不了解不关注,不愿深人困难艰苦地区,不愿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甚至不愿同基层和普通群众打交道,怕给自己添麻烦,工作上敷衍塞责、推倭扯皮、得过且过。有的不顾地方实际和群众意愿,喜欢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表态,盲目铺摊子、上项目,最后拍屁股走人,留下一堆后遗症。有的对上吹吹拍拍、曲意逢迎,对下吆五喝六、横眉竖目,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甚至不给钱不办事,收了钱乱办事。有的对待上级部署囫囵吞枣、断章取义,执行上级决定照本宣科,或者照猫画虎、生搬硬套,以前怎么做就怎么做,别人怎么做就怎么做,完全不顾本地本部门实际情况。有的官气十足、独断专行,老子天下第一,一切都要自己说了算,拒绝批评帮助,容不下他人,听不得不同意见。

  在享乐主义方面,主要是精神懈怠、不思进取,追名逐利、贪图享受,讲究排场、玩风盛行。有的意志消沉、信念动摇,奉行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今朝有酒今朝醉”,“人生得意须尽欢”。有的追求物质享受,情趣低俗,玩物丧志,沉湎花天酒地,热衷灯红酒绿,纵情声色犬马。有的拈轻怕重,安于现状,不愿吃苦出力,满足于现有学识和见解,陶醉于已经取得的成绩,不立新目标,缺乏新动力,“清茶报纸二郎腿,闲聊旁观混光阴”。

  在奢靡之风方面,主要是铺张浪费、挥霍无度,大兴土木、节庆泛滥,生活奢华、骄奢淫逸,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有的修建豪华气派的办公大楼,甚至占地上百亩、耗资几个亿,搞得富丽堂皇,吃喝玩乐一应倶全。有的热衷于造节办节,节庆泛滥成灾,动辄花费几百万、几千万,劳民伤财。有的热衷于个人享受,住房不厌其大其多,车子不厌其豪华,菜肴不厌其精美,穿戴讲究名牌,对超出规定的生活待遇安之若素,还总嫌不够。有的要求超规格接待,住高档酒店,吃山珍海味,喝美酒佳酿,觥筹交错之后还要“意思意思”。有的兜里揣着价值不菲的会员卡、消费卡,在高档会馆里乐不思蜀,在高级运动场所流连忘返,在名山秀水间朝歌夜弦,在异国风情中醉生梦死,有的甚至到境外赌博场所挥金如土。

  二、治理“四风”问题的重要意义

  党的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由全体党员在思想、政治、组织、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的高度凝练。是党的内在精神、整体素质、政治倾向和纪律规范的体现和反映。党的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但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这就强调了作风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1、开展以反对“四风“为主要内容的党的作风建设是汲取历史和国际经验做出重大抉择。在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人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从古代皇朝兴衰更替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起落的经验教训中作出的慎重决定。古人云:“以史为鉴,可知兴替”。纵观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历代皇朝的兴衰都离不开一条规律,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谁不为老百姓办事,甚至欺压百姓、鱼肉人民,谁就会被推下历史舞台,从商纣王到周幽王,从秦始皇到隋炀帝,从明末的崇祯皇帝到腐败透顶的晚清政府,哪一个也没有逃脱被人民推翻的命运。我们中国共产党靠小米加步枪,为什么能打败蒋介石的八百万部队呢?就是因为我们党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所以我们才能取得革命战争的胜利。从我们党的发展历史来看,事实证明,党风正,党的形象就好,党就会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党就会有凝聚力、感召力和战斗力。党风不好,就会使党的健康肌体受到腐蚀,群众就不满意。历史的经验告诫我们,千万不能放松党的作风建设,避免重蹈苏联及东欧等国的覆辙。苏联的剧变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严重的官僚主义与广大干部和群众之间的矛盾;霸权主义的外交政策和人民之间的矛盾。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带给我们的教训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必须注重党的建设。在思想上必须提倡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作风,在组织上必须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2、开展以反对“四风”为主要内容的党的作风建设,是新形势下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

  治理四风,加强作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90多年风雨历程的优良传统的体现,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怎样从严治党?集中一定时间内,对领导干部和党员的思想和工作作风进行全面整顿,纠正各种不良作风和现象,是我们从严治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和好方法。早在1927年9月“三湾改编”时,毛泽东针对部队暴露出来的涣散作风进行整顿,将党支部建在连上,部队面貌和作风焕然一新,这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最初尝试。1942年到1945年初,毛泽东倡导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的延安整风运动。通过整风,提高了全党的思想理论水平,实现了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空前统一。延安整风是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战斗力的一次成功实践和伟大创举。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总结概括出我党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新中国成立前夕,他郑重告诫全党,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开始执政之后党的作风建设,在全党开展了大规模的整风运动,较好解决了党的作风建设各方面存在的问题。

  新世纪之交,我们党更加重视在全党开展集中学习和教育实践活动,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1998年,针对党内存在的一系列思想政治问题,尤其是党风问题,全党深入开展了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活动,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目标,突出解决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是面向21世纪加强党的建设的一次创造性实践;2004年开展的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针对新形势新任务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提出的更高要求,认真解决党员队伍中影响党的先进性、影响党的工作、损害党和人民事业的突出问题,取得了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成效;2008年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针对党员干部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着力增强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方面下功夫,基本实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党把党组织建到村级学校和党员较多的自然屯。这是我党党建工作的又一个伟大创举,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村党员的活力。这些党的作风建设教育实践活动,是对整风运动成功经验的正确运用,也是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强执政党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3、开展以反对“四风”为主要内容的党的作风建设,是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在现代社会中,任何一个政党如果没有一定的群众基础,都难以维系政权。可以说赢得一定数量的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政党执政的基础条件。无产阶级政党作为人民群众在政治上的代表,要巩固其执政地位,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更加需要不断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巩固其群众基础。能否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不断巩固党的群众基础,从根本上说是由党的性质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定的。然而,直接的因素则取决于党的作风。这是因为党的作风反映着党的外在形象,具有鲜明的直观性,是有形的、可见的,人民群众普遍的是通过党的作风即通过自己身边党组织和党员的作风来了解一个党、认识一个党,进而决定自己的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如果一个党的党员特别是其领导干部能处处严格要求、脚踏实地、公而忘私、甘于奉献、执政为民、清正廉洁、谦虚谨慎、品德高尚,人们就会由衷地认同、拥护和支持党。反之,如果得过且过、作风漂浮、私欲膨胀、以权谋私、主观武断、人格卑下,人们必然会否定、唾弃这样的党。人们在观察判断党的形象后,便会从思想感情上决定取舍,党的形象好,就会追随党、心向党、与党同心同德;反之,则人心涣散、离心离德,党就会失去起码的支持。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因此,我们必须从党的作风对于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密切关系上,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对于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极端重要性。

  4、开展以反对“四风”为主要内容的党的作风建设,树立执政为民意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党员领导干部要具有忧患意识,时刻牢记国家之忧、民众之忧。第一,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要把宗旨意识体现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到第一位,在各项工作、各个环节上都要细心研究群众的利益,关心群众的疾苦,体谅群众的情绪,真正做到群众利益无小事。第二,要坚持为民树政绩,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自己的政绩观,在工作中要克服和杜绝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要顾全大局,不要只顾局部,要着眼长远,用科学发展的观点来确定自己的政绩观,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城市变化,又要看农村发展;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数量的增长,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经济发展,又要看社会的稳定等等。也就是要以人民的拥护与否,赞成与否,高兴与否,答应与否为出发点,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多干有利于发展的事,多干群众受益的事,多干打基础的事,以此来赢得百姓的支持,群众的拥护。

  “四风”问题不仅损害了党的形象,严重损害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毒化社会风气, 是实现中国梦的四大“敌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是其它许多问题和弊端的源头。“四风”是当前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它与党的性质和宗旨背道而驰,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甚至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和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中央决定把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要任务聚焦到集中解决 “四风”问题上来,是找准了穴位、抓住了要害。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四风”的严重危害,自觉行动起来,坚决反对和抵制“四风”

  三、“四风”发生的原因分析

  当前,我国正处于“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交织并存、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时期。极大部分干部坚守信念、勇于担当,忠实地履行职责,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营造了政通人和、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但是经济、社会的转型,造成了社会利益关系日趋多样化,人们追求和实现利益的意识增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也在少数干部中滋长。“四风”问题在主要表现为政绩观发生偏差、对待群众冷漠化、生活情趣低俗化等特点。

  一是对待群众冷漠化。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基层伤害群众感情、漠视群众疾苦、损害群众利益的事时有发生,群众集体上访的群体性事件时常出现,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关键时刻,部分干部“四风”出现了群众利益淡漠化倾向。一些行政机关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乱收费、强摊派、乱罚款,造成群众苦不堪言;一些强行征地、拆房,但却不按市价补偿,造成群众纷纷上访;部分基层干部作风粗暴,对群众“呵哄吓咋”;有的干部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有的干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高高在上,对待群众冷漠。二是生活情趣低俗化。存在个别干部参与赌博之风;少数干部生活作风堕落,生活奢糜,醉生梦死;吃喝玩乐不正之风依然存在。还有领导干部打着考察学习之名,到风景名胜区旅游;有的将进高档餐馆改成了自办高档“食堂”,有的往变了花样的高档“农家乐”里钻。三是制度不健全,教育不给力。法律监督、纪律监督、人大监督等因体制原因,独立性不够;许多领域存在制度空白;教育方式简单、说服力不强。四是权力运行不透明,监督机制软弱。普遍没有实行权力运行清单制,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决策还存在程序上的合法,实际上由一把手或少数人说了算的现象。监督方式虽多,但监督乏力,上级监督较远,难以发现问题;同级监督较软,权力不够;群众监督较难,不知底细。

  四、治理“四风:问题建议及对策

  一是抓教育,强化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立足教育,着眼防范,使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解决好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基础性工作。要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权力观和政绩观教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党纪政纪条规和法律法规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增强群众观念、法纪观念和廉洁奉公意识,自觉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身体力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做到依法行政,秉公办事,切实解决不作为和乱作为的问题,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二是抓制度,规范党员干部的行为。许多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不正之风,说到底是一些党员干部不讲原则、滥用职权、不按规则和程序办事造成的。因此,要着重抓那些容易滋生不正之风的领域和环节,建立健全便利、管用的制度,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要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规范领导干部在事关群众利益问题上的用权行为,健全和落实准确反映干部作风、政绩和为群众办事能力的考核机制,针对行政执法中职能“缺位”、“越位”和“错位”问题,要研究制定符合法律依据和市场准则的制度措施,确保执法行为不盲目,不被动。

  三是抓监督,确保权力正确运行。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时有发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相关行政部门有法不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只有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通过发挥主管部门的内部监督,专门机关的定向监督,社会群众的广泛监督,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才能使执法行为受到有效制约。要充分发挥各监督主体的职能作用,把党内监督与国家机关权力监督、法律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以及群众舆论监督相结合起来,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重点地开展监督工作,建立起结构合理、功能互补、体系完备、制约有效的监督网络。

  四是抓查纠,对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行为要严肃执行纪律。群众利益无小事,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就是大事,必须严格依纪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让严禁损害群众利益成为一条“高压线”,谁也不敢去碰,碰了就受到追究,用严明的纪律来维护和实现好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要按照中央纪委的要求,围绕解决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尤其是在城镇房屋拆迁、企业重组改制破产中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对以权谋私、与民争利等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必须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违纪违法的要坚决绳之以法。对严重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视而不见、不认真解决,不正之风严重又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责任编辑:guanliyuan3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