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警察论坛:010-57027127 投稿邮箱;fzwhjs@126.com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人员查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国警察论坛 > 学术理论

关于电影《判我有罪》的法理学辨析

时间:2013-09-12 16:13:08  来源:法治报道  作者:詹文天 祖丙山
导读:美国法庭片《判我有罪》根据美国真实故事改编而成。主人公迪诺西奥由于贩卖毒品被判入狱三十年,在入狱服刑期间,由于之前涉嫌的赌博、敲诈勒索、结伙阴谋等十四项罪还未经审判,继而开始了长达六百多天的审判活动。

  在对人权的保护上,美国人不仅仅停留在可以看的见的程序上这一表面的层次,而更多的是一些细节。在电影中,有一个细节就是主人公迪诺西奥靠近法官向法官小声提问问题,这时控方的检察官凑了上了说他有权知道他们两个在商量什么事情,结果迪诺西奥只是在向法官抱怨说:监狱的伙食有些差,能不能改进一些,法官无奈的说那不是他的职责范围。这个细节在电影导演看来可能主要是为了增加影片的喜剧效果,但是,它却无意中体现了美国人对程序正义的极度迷恋。美国人不相信人性,他会杜绝一切可能产生不公正因素的情形发生。在法庭上,在那么多人面前,主人公确实不太可能跟法官密谋什么事情,但是不太可能毕竟不是绝对不能,这种事情依然要受到监督,以保证任何情况下正义都能够被实现。

  程序正义的实现是需要法庭上每个人都在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按照法律的规定去行使诉讼的权力。任何人都不能够有特权,甚至不用提高到特权的角度,即使有可能会影响到正义的可能性都应该被坚决杜绝。电影《判我有罪》这场对黑帮罪行的审判,整整持续了六百多天,最后无论是法官还是控方,都已经忍受不了如此长时间的诉讼。法官以及检察官从头至尾都参加了这场诉讼,但是我们看到最后能有权做出判决的陪审团却是换了一波又一波。按照我们的思维,案子的审判理应由同一批人来审判,因为他们从头至尾都参加了诉讼,对案子了如指掌,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判决。但是美国人的思维却并不是如此,在美国人的思想维度之下,陪审团不是专业的法律人士,不具有法律人的理性,因此陪审团成员总是会受到法律之外的原因的影响,不能做出理性的判断。但是在他们手中掌握着决定公民是否自由的权利,所以如果一件刑事诉讼的案件持续很长时间,陪审团成员有可能在这段时间内受到案外因素影响,尤其是出现贿赂现象,使得正义的判决不能实现。这也就是为什么电影中在长达六百多天的诉讼中陪审团成员不断变换的原因。美国人总是杜绝任何影响程序正义的因素的出现,使得正义至少让普通人以一般人的感受能够察觉到。

  实际上,论述美国刑事诉讼程序中对程序正义的追求,并不是说美国诉讼程序有多么的先进,我们非要学习他们。对于每个国家来说,并不是要引进先进的诉讼程序,而是要寻找最适合自己国家的诉讼程序。在我国,由于传统文化影响,至今实体正义为上的思想仍然影响深刻。由于过于强调实体正义从而忽略了程序正义,使得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的事情经常发生,因此,我们确有必要借鉴美国刑事诉讼中对程序如此重视的态度。也许,在我国目前犯罪高发的态势下,没有必要将程序正义提到如此高的程度,但是我们至少要将程序正义提到与实体正义相同的高度上,并逐渐完善我们的诉讼程序,如此,也才能真正实现新刑诉法中保障人权的规定。

责任编辑:guanliyuan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