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警察论坛:010-57027127 投稿邮箱;fzwhjs@126.com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人员查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国警察论坛 > 学术理论

涉未成年人犯罪的“三型三化”现象及对策建议

时间:2014-10-13 13:40:03  来源:法治报道  作者:田源 崔建伟
导读:2013年-2014年8月,S省D县法院共审结未成年人刑事案件15件,经梳理归纳,发现存在易引发未成年犯罪的“三型”特点及呈现“三化”现象,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2013年-2014年8月,S省D县法院共审结未成年人刑事案件15件,经梳理归纳,发现存在易引发未成年犯罪的“三型”特点及呈现“三化”现象,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一、涉未成年人犯罪的“三型三化”现象

  (一)“三型”特点

  一是单亲型家庭。2013年-2014年8月审结单亲型家庭未成年人犯罪5件。单亲型家庭的未成年人因享受不到充分的家庭温暖,再加上社会的某种偏见,或因其家庭的经济原因及其它因素,它使孩子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被遗弃感、缺乏安全感等一系列的消极情绪,对家庭失去心理归属感。不少人结交不良朋友,同时沉迷网络,寻求虚拟的精神支持,最终受社会不良影响而走上犯罪。

  二是暴力型家庭。期间共审结暴力型家庭未成年人犯罪6件。暴力型家庭的未成年人从小生长在一个充满暴力的家庭,他的内心会极度缺乏爱,会导致性格变得非常叛逆。经常被父母打骂的孩子还容易产生强烈的报复心理和反抗行为,大多倾向于暴力犯罪。

  三是溺爱型家庭。期间共审结溺爱型家庭未成年人犯罪4件。溺爱型家庭的未成年人从小就受“众星捧月”式的呵护,往往形成“自我中心化倾向”。长期以往,只追求自我感知的满足,缺乏真诚,极少考虑他人感受,他们的心中只有自己,他们不尊重父母,轻视别人,也无视法律和伦理道德,大多激情犯罪。

  (二)“三化”现象

  一是主体低龄化。从具体年龄看,2013年大部分未成年人犯罪年龄为16岁,15岁及以下为个别现象。2014年以来,16岁、15岁未成年人呈增加趋势并逐步成为犯罪的主要群体。从平均年龄看,未成年人平均犯罪年龄2013年为16.56岁,2014年为15.98岁,还有一些年龄更小的违法未成年人因酌定不起诉等原因未进入司法程序。

  二是形式团伙化。在盗窃、强奸、故意伤害、抢劫、寻衅滋事等犯罪中,多名未成年人结伙作案或由成年人带领多名未成年人实施团伙犯罪等时常发生。因未成年人思想不成熟,不少人平时无所事事,一般喜欢与同龄或年龄稍大的青年人结伙干。2013年—2014年8月审结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基本上少于两人作案的没有,有的被告人多达10人。

  三是行为暴力化。抢劫、故意伤害、寻衅滋事等暴力性犯罪在未成年人犯罪中占比较高且逐渐增长,大部分案件均存在持刀持械的情况,今年1-8月份审结的案件中,对受害人实施暴力侵犯的高达70%。

  二、涉未成年人犯罪“三型三化”现象的对策建议

  一要“育”。少审庭要充分利用微信这种新型、方便、快捷的网络沟通交流平台,建立官方青少年法苑公众微信平台,通过推送群发文字、图片和开设多类栏目加强引导。比如选取“典型案例”,对未成年人进行普法教育;发布“心理咨询师”撰写的心理指导方面的文章,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帮助;宣扬“人物励志故事”,培养未成年人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开设“你问我答”栏目提出解决同学相处、学业压力、家庭矛盾等方面的建议。

  二要“帮”。民政部门积极做好对家庭困难未成年人的登记建档,根据相应的政策进行帮扶,使其顺利完成在校学业。教育机构和未成年人监护人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引导,塑造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少审庭和社区矫正的回访帮教要各尽其职,积极配合。

  三要“严”。根据未成年人量刑规范,加强对屡次犯罪、犯罪情节、手段恶劣、社会影响较大的未成年人量刑的调研,既要体现出“教育为主,惩罚为辅”未成年人刑事政策,又要使其充分认识宽缓不是纵容,适当收紧未成年人刑事政策,消除其把刑事年龄做为违法犯罪挡箭牌的心理。

责任编辑:guanliyuan3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